[实用新型]一种烤炉上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5528.6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3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敬辉;殷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烤炉上盖。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烤炉是由利用高温热气对放入密闭空间内的食物进行烹饪的厨房用具,根据热源的类型可分为燃气烤炉和电烤炉。
燃气烤炉是以燃气为热源,通过在多个喷燃器上点火来对食物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烹饪的目的;电烤炉是以电为热源,利用从加热器发散的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烹饪的目的。由于电烤炉在烹饪时对食物的表层和内部同时进行加热,烹饪速度比燃气烤箱更快、热效率和安全性更高,因此其使用量正在逐步提高。
众所周知的,烤炉在出厂前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然而,在测试过程中都会出现,因重心不稳而导致烤炉容易倾斜,给测试带来了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配重效果明显的烤炉上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烤炉上盖,包括上盖和装设在该上盖上的把手,还包括装设在所述把手内的配重条,该配重条包括外壳,该外壳的空腔内设有用于使所述把手配重的固体物质。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用于使把手配重的固体物质为沙粒。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为塑料外壳。
具体而言,所述把手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一端装设有第一把手座,该空心管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把手座,所述配重条装设在所述空心管内。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心管和配重条均为圆柱体。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两侧均设有枢转孔。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能供温度计插入的测温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把手内装设配重条,该配重条外壳的空腔内设有用于使把手配重的固体物质。此设计既不影响性能,也不影响外观,且起到了配重的效果,增强了重心,另外,该用于使把手配重的固体物质选为沙粒,配重条的外壳为塑料外壳,生产成本低,使配重条制作简单,效果明显,也增强了上盖的厚实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炉上盖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炉上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分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炉上盖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2,图中示出了一种烤炉上盖,包括上盖1和装设在该上盖1上的把手2,还包括装设在所述把手2内的配重条3,该配重条3包括外壳31,该外壳31的空腔内设有用于使所述把手2配重的固体物质。既不影响性能,也不影响外观,且起到了配重的效果,增强了重心。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使把手2配重的固体物质为沙粒。因沙粒的成本低,但带来的效果明显,性价比相当高。
所述外壳31为塑料外壳。制作非常简单,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中,所述把手2包括空心管21,所述空心管21的一端装设有第一把手座22,该空心管21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把手座23,所述配重条3装设在所述空心管21内。
所述空心管21和配重条3均为圆柱体。增强了把手2的舒适性。
另外,所述上盖1的两侧均设有枢转孔11,上盖1可通过该枢转孔11进行上盖1的开启/关闭,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
所述上盖1上开设有能供温度计插入的测温孔12。烧烤时,温度计能够检测上盖1内的工作温度,并且用户能够直接观察到当前盖内的工作温度,以便于能够更好地控制烤炉的温度,保证食物烧制口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炉上盖设计合理,配重效果好,且配重条制作简单,成本低,效果明显,也增强了上盖的厚实感,避免了测试过程中重心不稳的现象。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5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