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骨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4432.8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潘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政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骨钩。
背景技术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是骨科的临床常见疾病,目前常用锁骨钩(如图3所示)治疗,因此锁骨钩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随着病例数的不断增加,锁骨钩的缺点也日益明显,锁骨钩的尖形末端对肩峰下的骨磨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每个人肩峰的形态存在个体差异,而锁骨钩的形态是相同的,所以常会出现钩远端与肩峰不服贴的情况。
目前手术中,锁骨钩与锁骨固定的螺钉均采用竖直固定,并采用预弯锁骨钩进行处理,但是仍无法使预弯的锁骨钩与肩峰呈现理想的面面接触,更多的是出现点面接触和线面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应力增倍,其结果是接触点或线附近出现骨磨损甚至骨吸收,从而造成锁骨钩的松动,影响手术的疗效。对锁骨钩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并发症的分析发现,肩峰下骨磨损主要集中在锁骨钩尖端周围,从而出现应力点附近的骨磨损、骨吸收、慢性疼痛以及骨折等情况,甚至会导致整个手术的失败。
由于肩峰的形态存在个体差异,手术中需要预弯锁骨钩钢板的远端,而这完全根据术中对患者肩峰远端形态的评估及个人经验,很难做到完全服贴,甚至可以出现完全不服帖的个例,从而导致锁骨钩钢板远端应力集中,最终出现骨磨损、骨吸收等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锁骨钩尖形末端在医疗中所存在的骨磨损、骨吸收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在肩峰板上设有呈圆球面凸起的锁骨钩。
一种锁骨钩,包括锁骨板1、肩峰板3;所述锁骨板1的一端向下弯曲,且在锁骨板1的弯曲端部上向外延伸有肩峰板;肩峰板3与锁骨板1朝向相反;在肩峰板3的上表面上设有呈球面状的凸起4。
所述凸起4的底端中部设有呈椭圆球状的连接体41,肩峰板3的上端中部设有与连接体41对应的凹槽31;所述凸起4的下端连接体41动配合在肩峰板3的凹槽31内。
所述凸起4底面与肩峰板3之间的间隙L为0.5mm-1.5mm。
所述凸起4的材料为高交联聚乙烯。
所述锁骨板1的边缘呈波浪状,在锁骨板1上设有2-6个向凸起4方向倾斜的固定孔2。
所述固定孔2的倾斜角度为30°— 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以球形凸起替代原有的尖形末端,降低了锁骨钩对骨组织的局部应力,减少了锁骨钩对骨的磨损,同时解决了锁骨钩预弯的方向问题;
(2)本实用新型相比原有锁骨钩,设置了呈球面状的凸起,更好的适应各形态的肩峰,磨损率低;
(3)本实用新型的凸起通过连接体动配合在肩峰板的凹槽内,凸起底面与肩峰板之间的间隙L为0.5mm-1.5mm,使两块材料之间具有微动,以增加凸起与人体肩峰骨下表面的匹配性,减少应力集中,从而减少对骨面的磨损;
(4)本实用新型凸起的材质为高交联聚乙烯,可以对肩峰进行缓冲接触,更加有效的防止了骨磨损、骨吸收、慢性疼痛等病症的发生;
(5)本实用新型锁骨板的边缘呈圆滑的波浪状,减轻了重量;锁骨板上的固定孔向凸起方向倾斜设置,螺钉与锁骨板呈角度锁定,可以防止锁骨钩松动,且可以减少螺钉的数量,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手术创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为原有锁骨钩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锁骨板1、固定孔2、肩峰板3、凹槽31、凸起4、连接体4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锁骨钩,包括锁骨板1、肩峰板3;所述锁骨板1的一端向下弯曲,且在锁骨板1的弯曲端部上向外延伸有肩峰板;肩峰板3与锁骨板1朝向相反;在肩峰板3的上表面上设有呈球面状的凸起4;所述凸起4的材料为高交联聚乙烯;所述锁骨板1的边缘呈波浪状,在锁骨板1上设有2-6个向凸起4方向倾斜的固定孔2;所述固定孔2的倾斜角度为30°-45°。
实施例2:参见图2,所述凸起4的底端中部设有呈椭圆球状的连接体41,肩峰板3的上端中部设有与连接体41对应的凹槽31;所述凸起4的下端连接体41动配合在肩峰板3的凹槽31内;所述凸起4底面与肩峰板3之间的间隙L为0.5mm-1.5mm;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更优选的方案是:凸起4球面的球心位于肩峰板3正下方偏内、偏前各5度,且凸起4球面的半径为40-50mm,更好的与肩峰贴合、降低了对肩峰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政军;,未经潘政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44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