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注塑机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3861.3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7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勤梨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勤梨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100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注塑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机械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注塑机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卧式注塑机上用来卸料的装置,目前社会上常用的有:滑块滑板卸料装置、滑块滑板滚动式卸料装置、滑板两侧边滚轮式卸料装置,转动式卸料装置等几种;滑块滑板式卸料装置就是在滑板上拖动滑块来卸料的,这种装置结构最简单,是目前社会上用的最多的一种,但也是最难用的一种,因为滑块与滑板直接接触,当滑块承载料米后,如果在加上粉尘的堵塞,拖动相当困难,有时需好几个人前拖后推才能卸料;滑块滑板滚动卸料装置常见于海天注塑机上,这种装置就是在滑块底下安装四个滚动轴承再与滑板接触,这样拖动就轻松多了,但这种装置的缺点是滑块滑板间的间隙大,怕粉尘,以及整个装置晃动感强和轴承有时会破裂;滑块滑板两侧边滚轮式卸料装置,就是在滑块两侧边安装滚轮,并于滑板两侧边的槽内滚动,这种装置拖动也比较轻松,常见于伊利达注塑机上,但这种装置由于滚轮是悬臂式结构,易变形不耐用,且晃动感也较强;转动式卸料装置常见于震德机上,上下两块板通过转销连接,下板与注塑机固定,上板绕轴销转动,当转过一定角度露出卸料孔后,就可卸料,这种装置占用空间大,且操作时易让人产生一种危险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不高,操作轻松方便可靠且晃动感极小的卧式注塑机卸料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卧式注塑机卸料装置,包括滑板、滑块、连接座以及卸料漏斗,所述滑板底部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光轴座,所述两个光轴座之间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有两根光轴,所述滑块的两侧各设置固定有一轴承套,所述轴承套内均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安装于光轴上且可以沿着光轴左右自由移动,所述滑板左右端各设有一下料孔,所述连接座安装于左下料孔底部,所述卸料漏斗安装于右下料孔底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每个轴承套轴承孔两侧均设置有轴承盖。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的前端侧壁上安装有一手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套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止动螺钉。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止动螺钉正对于滑板侧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架置于滑板之上且与滑板间存在较小间隙。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面板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卧式注塑机卸料装置滑块与滑板之间存在较小间隙,一方面两者互不接触,承载料米重量的滑块通过两侧的轴承套及直线轴承,把重量传递到光轴上,因此相对运动通过直线轴承在光轴上滑动来完成,卸料轻松省力,另一方面两者之间较小的间隙可以具备很好的刮尘效果且可以防止粉尘堵塞;整个装置结构紧凑,除了直线轴承与光轴间这一细微间隙以外无其他活动间隙,因此运行晃动感极小,运行平稳、耐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部位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部位剖视图。
1-滑板;2-滑块;3-连接座;4-卸料漏斗;5-光轴座;6-锁紧螺母;7-光轴;8-轴承套;9-直线轴承;10-右端下料孔;11-轴承盖;12-手把;13-止动螺钉;14-连接孔;15-左端下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卧式注塑机卸料装置,包括滑板1、滑块2、连接座3以及卸料漏斗4,所述滑板1底部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光轴座5,所述两个光轴座5之间通过锁紧螺母6固定有两个光轴7,所述锁紧螺母6在固定光轴7的同时可以提高光轴7的抗弯强度,所述滑块2的两侧各设置固定有一轴承套8,所述轴承套8内均设置有直线轴承9,所述直线轴承9安装于光轴7上且可以沿着光轴7左右自由移动,所述滑板2左右端各设有一下料孔10、15,所述连接座3安装于左下料孔15底部,所述卸料漏斗4安装于右下料孔10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勤梨;,未经黄勤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3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中底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小型自动加料破拱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