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反应釜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3826.1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3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瞿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反应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炉,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加热炉,属于工业反应釜加热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反应釜应运而生,其中不乏需要加热处理的过程。传统的反应釜加热手段有火加热、高温液体加热、蒸汽加热等。其中高温液体加热和蒸汽加热需要前期布设管道,凭空增加故障隐患且投入较大;火加热能够达到较高的温度,投入成本不高,但其加热温度较难控制,且安全隐患巨大,在化工、船舶等严禁明火的领域非常不适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处理,通常针对每个反应釜都会配备相应的加热装置。当对于有些反应釜在工作时并不需要长期进行加热,如单独配置加热装置成本高,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反应釜加热炉,该加热炉以单片机和可控硅的组合,结合高效的改进式PID控制算法,智能控制炉子的加热程度。这样它以可控的电加热方式实现对反应釜的外部加热,装卸便捷,可重复利用在多个反应釜之间进行加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移动式反应釜加热炉,包括炉体,炉体可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炉体内部四周设置四个支撑点,所述支撑点上放置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表面垂直固定至少3个弹簧柱,最佳采用四个弹簧柱,所述承重板上方放置隔热材料,所述承重板下方安装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引线卡座,所述弹簧柱上放置电加热板,还包括进线柱插A和进线柱插B,所述进线柱插A和进线柱插B均穿过承重板连接引线卡座和电加热板,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进线柱插B与电加热板连接处,所述进线柱插A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箱连接,所述进线插柱B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箱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箱设置于炉体外部,所述炉体外沿底脚固定有提升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体外部还设有隔热把手,便于移动炉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重板、隔热材料、电加热板、进线柱插进线柱插A和进线柱插B都是可拆卸单元,均可自由拆卸,便于拆卸重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板顶部高于炉体外沿,采用弹簧柱支撑电加热板,使得反应釜接触炉体时,通过电加热板实现空间的缓冲,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弹簧柱对电加热板的向上推力,也使得电加热板与反应釜封头的贴合更为紧密,减少热量散失,提升加热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板为铸铜材质,上表面以反应釜底部封头为模板定制,与 反应釜完全贴合。铸铜为材质熔点高达1084.4度,耐高温,可以按照标准反应釜底部封头量身定做,用在相同规格的反应釜上;配合提升装置的上下提升,使得一炉多用更为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箱内部以单片机为控制主体,采集温度传感器的信号,通过可控硅调节输出功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升装置为螺栓结构,以螺丝的转动来支撑顶起整个炉体,将炉体贴紧封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线,信号线全部采用耐高温线缆。
针对移动式反应釜加热炉,设计了针对一炉多用需求的加热控制方法,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a)根据实际情况,人为设定阈值ε>0;
b)当|error(k)|>ε时,采用PD控制,可避免产生过大的超调,又使系统有较快的响应;
c)当|error(k)|≤ε时,采用PID控制,以保证系统的控制精度。
算法可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3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