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筒弹卡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3104.6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9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丹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F16B4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筒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弹卡螺栓。
背景技术
市场上防松螺栓的种类有很多,最常用的是通过弹垫来起到防松效果的,但效果一般。还有用厌氧胶涂抹于螺杆上的,效果很好,但是不耐高温,且有一定的保质期。现在出现了在螺母结合有一个尼龙圈,在使用中实现对螺杆进行锁紧的目的。也有通过机械破坏的方法,敲弯螺栓的螺杆实现来防松的,但会有很难取下的问题存在。还有一些是通过齿轮的结构角度的设计来实现防松的,也有同凹槽等开口实现防松的。最新出现的有对螺母或垫片增加一圈齿轮,达到挤压变形,从而实现螺栓和螺母的防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筒弹卡螺栓,其作为防松螺栓来使用,能够做到螺栓与螺母的正常锁紧,自身具有防松功能。其还能作为防盗螺栓来使用。根据弹簧的不同,可以设置为多次开启和一次性永久锁固两种类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筒弹卡螺栓,由带齿螺栓、套筒螺母、弹簧、垫片组成,带齿螺栓一端为螺栓,另一端的端头表面上有一圈端头对端尾顺时针排列的锯齿,套筒螺母一端为螺母,另一端为套筒,二者连为一体,在套筒内底面为锯齿固定面,锯齿固定面上有一圈端头对端尾逆时针排列的锯齿,在套筒内有弹簧,带齿螺栓和套筒螺母之间套有垫片相隔。
进一步的,端头表面和锯齿固定面上的锯齿侧面为类似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小角度的一端为端头,大角度的一端为端尾,套筒内弹簧的上端头、下端头均对着锯齿的端尾。当弹簧上顶面和下底面设有锯齿结构时,弹簧上顶面锯齿的端尾对着端头表面上顺时针排列锯齿的端尾、下底面锯齿的端尾对着锯齿固定面上逆时针排列锯齿。
进一步的,套筒螺母内螺母上有内螺纹,套筒内壁为光滑的管壁,螺母的内螺纹与套筒内壁的孔径一致;弹簧直径小于套筒螺母的内螺纹和套筒内径,弹簧高度小于套筒内部高度,在套筒内完全挤压收缩变形后为弹簧自身的高度,套筒内剩余的空间高度为可自适应连接物的高度,连接后的带齿螺栓和套筒螺母,整体难以被松开,从而达到防松的目的。
进一步的,套筒螺母的内底面上有一根多边形的长方形柱体,弹簧套于长方形柱体上,并高于柱体高度,弹簧竖直后,俯视为一个有正方形孔洞的结构。
进一步的,套筒螺母内底面上的柱体为椭圆形柱体、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多边形柱体时,对应的弹簧孔洞为椭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弹簧为椭圆形孔洞的时候,还能适应三角形、多边形柱体。
进一步的,带齿螺栓端头表面的顺时针排列的锯齿,套筒螺母内底面的逆时针排列锯齿,根据需要,将锯齿设置成一圈凹凸相间横向排列的长条体。
进一步的,弹簧上、下端头通过弹力连接带齿螺栓端头表面上的锯齿和套筒螺母中套筒内底面上的锯齿,实现弹簧与带齿螺栓、套筒螺母的连接、锁止,有效防止两个部件间的松动。
进一步的,弹簧通过镀锌工艺,实现防锈、抗老化功能,其圈数为一圈至多圈,圈数间及总体高度可调。
进一步的,在套筒内壁设置内螺纹,当螺母内螺纹与套筒内壁螺纹的孔径一致时,为螺栓的螺杆提供一个更加稳固的连接。
进一步的,内壁螺纹接着螺母内螺纹向下延伸,内壁螺纹所在位置通常高于弹簧完全压缩后的自身高度。
进一步的,各部件均以金属结构为主要材质。
进一步的,不设置柱体时,通过普通弹簧仍然能满足连接、锁固的目的。
进一步的,弹簧为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在圈数、角度、直径等方面有相关的规格,特别是在直径上有所加粗。
进一步的,异形弹簧通常使用在设置长方形柱体时才出现。
进一步的,异形弹簧为椭圆形结构的时候,能在满足连接、锁固时,防止弹簧在柱体上旋转。
进一步的,因为有一定的可供变形的空间,弹簧在被压缩后,能自动适应连接不同物体的厚度变化。
进一步的,弹簧仅是提供带齿螺栓和套筒螺母防松动的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带齿螺栓和套筒螺母连接的物体的紧固程度是依赖于螺栓与螺母上紧程度。
进一步的,通过对弹簧的加粗,可以实现防暴力扭开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上紧螺栓与螺母后,为以后还能再次开启此螺栓,将弹簧的粗细设置为相对较细的结构,便于以后扭开螺母、螺栓。
进一步的,带齿螺栓和套筒螺母连接后,极难被松动。
进一步的,在使用工具等强力的开启下,对螺栓与螺母进行强力的反向扭转,让弹簧反转旋钮后,连接、锁固功能丧失,此时,能进行螺栓与螺母间的开启、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丹;,未经刘兴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3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