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境能量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2625.X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2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婷;谢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增城市第一中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能量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收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环境能量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容器垫是用于放置温度过高的锅、装有高温的容器等,防止烫坏桌面或地板等,现有的容器垫功能单一,要是想知道放置于容器垫上的容器温度是否已经降至所需的温度时,只能通过用手去触摸容器以判断温度是否合适,但这样的判断方式在容器处于高温的情况下容易烫伤且不能准确知道温度值,此外,高温的容器所释放的能量消耗在空气中,不能得到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容器散发的热量进行收集利用的环境能量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环境能量收集装置,包括温差发电片、垫体、升压电路板、控制板以及用于存储转化所得的电能的充电电池,所述温差发电片设置在所述垫体上,温差发电片通过升压电路板与控制板连接,充电电池与控制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垫体为能为所述温差发电片进行散热的用于盛放热容器的容器垫。
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池通过所述充电端口提供电源给待充电设备。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集成有温度检测电路。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容器温度的温度探头,所述控制板包括用于显示由温度探头检测到的数据值的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还用于显示所述充电电池电量和/或充放电状态。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上连接有用于为环境照明提供光源的LED灯。
优选的,所述温差发电片为一块或多块平铺在垫体上。
优选的,所述温差发电片为4块,两块为一组相串联在一起,两组温差发电片相并联在一起,4块温差发电片拼成一矩形平铺在垫体上。
优选的,还包括光伏电池,所述光伏电池通过所述升压电路板与控制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池为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充分的把环境中的热能(如:容器散发的热量)、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利用起来,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还能通过显示屏准确、直接的得知容器的实时温度,避免使用手触探温导致烫伤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温度检测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一种环境能量收集装置,包括温差发电片1、垫体、升压电路板2、控制板4以及用于存储转化所得的电能的充电电池3,所述垫体为能为所述温差发电片进行散热的用于盛放热容器的容器垫。所述温差发电片1设置在所述垫体上,温差发电片1通过升压电路板2与控制板4连接,充电电池3与控制板4连接,所述充电电池3为锂电池。
所述控制板4上设有与待充电设备5连接的充电端口6。待充电设备5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端口6可以设置多个,此外,为方便的实现充电,充电端口6可以为USB端口。
优选的,为提供持续且稳定的电能以保证实现稳定的充电,所述充电电池3通过所述充电端口6提供电源给待充电设备5。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4上设置有显示屏7。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4集成有温度检测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容器实时温度的温度探头8,所述温度探头8检测到的数据由显示屏7显示。所述显示屏7还用于显示所述充电电池3电量和/或充放电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4上连接有用于为环境照明提供光源的LED灯9。LED灯9可以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进行照明。
所述温差发电片1为一块或多块平铺在垫体上,若为多块可以增加受热面积从而增加温差发电片的发电量。优选的,所述温差发电片1为4块,两块为一组相串联在一起,两组温差发电片相并联在一起,4块温差发电片1拼成一矩形平铺在垫体上。
为更充分利用环境的能量同时增加发电量,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光伏电池11,所述光伏电池11通过所述升压电路板2与控制板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增城市第一中学;,未经增城市第一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2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