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12474.8 | 申请日: | 2015-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3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侯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荣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73/02 | 分类号: | A01K73/0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林丽英 |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网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鱼装置。
背景技术
用渔网捕鱼是渔业生产中的一项活动,目的是利用带有网眼的渔网将水中的鱼打捞上来,常用的渔网有拉网、流网和粘网等,其中拉网和流网常用于远海捕捞,粘网多用于内河和近海捕捞。粘网的工作原理就是在鱼类试图钻过网面逃走时,其鳞片和鳃盖被网线缠绕而被捕获。利用粘网捕鱼时,需要人工进行撒网和收网,一人作业劳动强度大,捕鱼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捕鱼经验和技能,否则撒网时容易将渔网缠在一起,收网时困在渔网中的鱼容易逃出,使得捕鱼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鱼装置,简便、轻巧、易操作,非常适合沿海渔民的单人作业。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捕鱼装置,包括渔网本体、浮标环绳和卷扬机,所述渔网本体呈底部开口的圆锥状,沿着所述渔网本体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坠块,所述浮标环绳上穿设有多个浮标,所述浮标上连接有一粘贴部,所述粘贴部的粘贴面可拆卸地与所述渔网本体的外表面粘贴在一起,所述渔网本体的顶部通过一拉绳与所述卷扬机连接。
所述渔网本体内悬挂有饵料网袋。
所述浮标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坠块的数量。
所述粘贴部为魔术贴。
所述魔术贴呈一端宽一端尖的水滴状,所述魔术贴尖的一端与所述浮标连接在一起。
所述卷扬机为手动驱动或者电动驱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捕鱼装置,捕鱼前,先将粘贴部粘贴在渔网本体的底部边沿,将渔网本体撒入水中,渔网本体在坠块和浮标的共同作用下展开形成一圆锥形,使得鱼儿能够游入渔网本体中,当渔网本体降到一定深度后,粘贴部在浮标的拉动下脱离渔网本体,和浮标一起浮到水面上。当渔网本体降到所需的深度后,拉绳被拉到最长,渔网本体在坠块和拉绳的共同作用下悬浮在水中,等待鱼儿入网,需要收网时直接利用卷扬机将渔网本体拉出水面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捕鱼装置,简便、轻巧、易操作,收放网容易,非常适合沿海渔民的单人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捕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渔网本体 1 铅坠 11
浮标环绳 2 浮标 21
卷扬机 3 拉绳 31
魔术贴 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捕鱼装置,包括渔网本体1、浮标环绳2和卷扬机3,渔网本体1呈底部开口的圆锥状,沿着渔网本体1的底部均匀分布有铅坠11,浮标环绳2上穿设有多个浮标21,浮标21的数量等于铅坠11的数量,保证浮标21的浮力大于铅坠11下沉的力,每个浮标21上连接有一魔术贴4,魔术贴4沿着渔网本体1的底部边沿设置,并且魔术贴4的粘贴面朝向渔网本体1的外表面与渔网本体1的外表面粘贴在一起,使得浮标环绳2伸展成圆形,卷扬机3安装在离河边或者岸边较近的地面上,卷扬机3的卷筒上缠绕有一拉绳31,渔网本体1的顶部与拉绳31的自由端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捕鱼装置,捕鱼前,先将魔术贴4粘贴在渔网本体1的底部边沿,将渔网本体1撒入水中,铅坠11在水中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有下沉的趋势,浮标21在水中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有上浮的趋势,渔网本体1在铅坠11和浮标21的共同作用下展开形成一上窄下宽的圆锥形,此时渔网本体1完全展开,使得鱼儿能够游入渔网本体1中,由于渔网本体1在铅坠11的作用下在水中缓慢下降,而浮标21受到浮力的作用缓慢上浮,浮标21拉着魔术贴4一起向水面上移动,当渔网本体1降到一定深度后,魔术贴4最终在浮标21的拉动下脱离渔网本体1,和浮标21一起浮到水面上。当渔网本体1降到所需的深度后,拉绳31被拉到最长,渔网本体1在铅坠11和拉绳31的共同作用下悬浮在水中,等待鱼儿入网,需要收网时直接利用卷扬机3将渔网本体1拉出水面即可。
进一步,渔网本体1内悬挂有饵料网袋(图中未示出),饵料网袋内装有鱼饵,用于诱引鱼儿上钩,增加捕鱼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荣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荣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24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钩
- 下一篇:红树林底栖生物诱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