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相色谱仪电捕检测器内衬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11773.X | 申请日: | 2015-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令甲;唐河阳;杜运标;邵明东;李广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70 | 分类号: | G01N30/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谱仪 检测器 内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析测试仪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相色谱仪电捕检测器内衬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仪用电捕检测器做分析时,其电捕检测器的内衬就是一段不锈钢管或玻璃管,这样被检测的化学样品直接与放射源接触,而使放射源被污染,造成电捕检测器噪声大、灵敏度下降,导致检测结果准确度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相色谱仪电捕检测器内衬装置,其特征是:采用不锈钢管做内衬体,内衬体的下头氩弧焊有不锈钢柱接头,内衬体的上头烧结有上部是半球体、中间有细小孔的石英喷嘴;不锈钢柱接头,上部是六方体、下部是带回刀槽的外丝、中心有小通孔、小通孔的下头有大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气相色谱仪电捕检测器在不改变其原来腔体结构的情况下、使其变为清洁型的一种电捕检测器内衬装置,使被检测的化学样品不直接与放射源接触,避免了放射源被污染,保证了其稳定性与灵敏度,提高了其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柱接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内衬体,2.细沉孔,3.中喇叭口,4.喷嘴,5.半球体,6.小喇叭口,7.柱接头,8.小通孔,9.大喇叭口,10.回刀槽,11.外丝,12.六方体,13.粗沉孔,14.氩弧焊,15.烧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内衬体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1,采用内径为1mm的不锈钢管做内衬体(1),上头内孔口加工成细沉孔(2),下头内孔口加工成60°的中喇叭口(3)。
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具体实施方式,附图2,采用内径为0.6mm的细石英管制作喷嘴(4),上头加工成半球体(5),下头内孔口加工成60°的小喇叭口(6)。
本实用新型的柱接头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3,采用六方不锈钢棒制作柱接头(7),中心钻小通孔(8),小通孔(8)的下口有60°的大喇叭口(9),下头加工成带回刀槽(10)的外丝(11),上头留一段六方体(12),小通孔(8)的上口加工成粗沉孔(13)。
本实用新型气相色谱仪电捕检测器内衬装置的整体实施方式,见附图4,将内衬体(1)的下头放入柱接头(7)上头的粗沉孔(13)里氩弧焊(14)上;将喷嘴(4)下头放入内衬体(1)上头的细沉孔(2)里,填满石英粉烧结(15)牢固。将该内衬装置装入电捕检测器时,其喷嘴(4)的半球体(5)就插到了腔体里放射源的上部,使被检测的化学样品不直接与放射源接触,避免了放射源被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17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醌测金滴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相色谱仪氮磷检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