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干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11603.1 | 申请日: | 2015-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8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昆志;孙皓;马玉钊;郑丽倩;喻明翰;唐莹;赵霞;叶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7L23/20 | 分类号: | A47L23/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廖曾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干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携式干鞋器。
背景技术
穿着潮湿的鞋子会造成人体不适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使用干鞋器可快速解决鞋内潮湿且无替换的问题。但是,传统干鞋器需要通过电源线直接通电才能进行工作,不适用于户外或停电等情况;现有充电式的干鞋器采用的普通电池,电能消耗快,使用寿命短。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干鞋器,既能在无直接电源供电的情况下长时间使用,又能满足方便携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干鞋器,充电后续航时间长且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干鞋器,包括壳体、充电连接头、磷酸铁钾蓄电池组、控制装置、碳纤维加热装置、通风装置和硅胶干燥装置;所述壳体包括跟部、掌部和连接件,跟部、掌部通过连接件滑动连接,连接件设置有与滑动方向同向的穿孔;所述充电连接头设置在壳体外部并与控制装置连接,磷酸铁钾蓄电池组、碳纤维加热装置、通风装置均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碳纤维加热装置包括碳纤维加热管和辐射板,碳纤维加热管安装在辐射板的凹形面内并与壳体底面平行设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空心杯电机和电风扇;所述硅胶干燥装置中灌装有若干硅胶颗粒并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装置分别与充电连接头、磷酸铁钾蓄电池组、碳纤维加热装置和通风装置连接:一方面,充电连接头连接直充电源后既能够直接向碳纤维加热装置或通风装置供电,又能为磷酸铁钾蓄电池组充电;另一方面,磷酸铁钾蓄电池组存储电能后可向碳纤维加热装置或通风装置供电。当磷酸铁钾蓄电池组向碳纤维加热装置或通风装置供电工作时,干鞋器无需连接电源,方便携带至户外使用,即使停电时也可进行烘鞋操作。所述磷酸铁钾蓄电池组包括至少一节磷酸铁钾蓄电池,其电池的蓄电量大,续航时间长,更适应远行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包括跟部、掌部和连接件,跟部、掌部通过连接件滑动连接,连接件设置有与滑动方向同向的穿孔。所述连接件使得跟部和掌部之间的距离可调:一方面,便于干鞋器根据不同鞋型、不同鞋码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便于干鞋器空置时的收纳,减小占用空间。所述穿孔用于布线,连接跟部、掌部之间各部件的连接线统一穿过穿孔,可有效保护连接线扭曲、折损等,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碳纤维加热装置包括碳纤维加热管和辐射板,碳纤维加热管安装在辐射板的凹形面内并与壳体底面平行设置。鞋内潮湿最主要区域为脚掌或脚跟与鞋垫接触的位置,将碳纤维加热管的工作面朝向此区域,有利于热量的传递,提高烘干效率。所述碳纤维加热管具有升温迅速、热滞后小、发热均匀、热辐射传递距离远、热交换速度快等特点,使用碳纤维加热管进行加热,其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8% 以上,节约电能,延长干鞋器的续航时间。
本实用新型中通风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空心杯电机和电风扇。配置空心杯电机的电风扇可在碳纤维加热装置工作时,进行热循环,辅助热气流携带水汽离开。同时,热循环还可将鞋内产生的异味迅速排出。所述空心杯电机具有突出的节能特性、灵敏方便的控制特性和稳定的运行特性,是高效率的能量转换装置,使用配置空心杯电机的电风扇还能节约电能,延长干鞋器的续航时间。
本实用新型中硅胶干燥装置中灌装有若干硅胶颗粒并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前端。因为鞋头空间较小,易发生加热装置与鞋体距离过小而导致灼伤的情况。因此,鞋头内部的除湿不采用直接设置加热装置,而依靠碳纤维加热装置周围的热辐射和硅胶颗粒吸水共同作用。硅胶颗粒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在干鞋器不用电工作时也可进行吸收除湿,而且硅胶颗粒无污染且价格低廉,可定期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加热装置包括掌部加热装置和跟部加热装置,掌部加热装置设置在通风装置的下方,跟部加热装置设置在磷酸铁钾蓄电池组的下方;所述掌部加热装置中碳纤维加热管双向设置,分布于辐射板上下两面;所述跟部加热装置中碳纤维加热管单向设置,仅设置在辐射板朝向壳体底面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1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验光台桌面机构
- 下一篇:地板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