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太阳能储能供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09909.3 | 申请日: | 2015-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1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财;廖建飞;王红梅;陈明芳;尹海昌;李永祥;陈斗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因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太阳能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太阳能储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家庭电网都是利用火电供电,火电一般是采用燃煤发电,煤矿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燃煤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膨胀,能源价格飞速上升,能源短缺日益凸现,而大量消耗常规能源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因此,新能源的研究和利用正成为热点,太阳作为一个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其应用正越来越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家用太阳能储能供电系统用于对家庭电网进行辅助供电,以减少火电的使用。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家用太阳能储能供电系统,用于向家庭电网供电,其包括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监测装置和控制终端,蓄电池连接于太阳能板以储存所述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力,控制终端与监测装置之间可互相通讯,监测装置连接于蓄电池,监测装置监测蓄电池的充电信息并发送所述充电信息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监测家庭电网的用电信息并通过监测装置择一控制蓄电池对家庭电网进行选择性放电。
其中,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监测装置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无线通讯。
其中,所述太阳能板设置有多块,各块太阳能板之间互相独立,每块太阳能板对应连接着一个所述蓄电池,每个蓄电池对应连接有一个所述监测装置。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造的一种家用太阳能储能供电系统,采用蓄电池储存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力,同时配以监测装置监测蓄电池的充电电量情况,并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同时在监测家庭电网的用电情况,控制终端将根据家庭电网的用电情况以及蓄电池的充电程度,控制通过监测装置控制蓄电池对家庭电网进行放电,以在适当的时段代替火电对家庭电网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一种家用太阳能储能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太阳能板,200-蓄电池,300-家庭电网,400-控制终端,500-监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创造的一种家用太阳能储能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太阳能板100、蓄电池200、监测装置500和控制终端400。
本实施例的家用太阳能储能供电系统设置有4块互相对立的太阳能板100,每块太阳能板100均连接着一个蓄电池200,蓄电池200用于储存由太阳能板100产生的电力,各个蓄电池200分别连接至家庭电网300。蓄电池200上还连接有监测装置500,监测装置500用于监测蓄电池200的充电信息,监测蓄电池是否已充满电及其剩余电量等信息,监测装置500与控制终端400之间互相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无线通讯,监测装置500可将所述充电信息无线发送至控制终端400。控制终端400一边监测家庭电网300的用电信息,一边接收由监测装置500发送过来的关于每个蓄电池200的充电信息,若当前非用电高峰期,本家用太阳能储能供电系统足以胜任供电的,控制终端400会根据当前家庭电网300的用电信息以及每个蓄电池200的充电信息,优选选择电量较为充足的一个蓄电池200,并通过向相应的监测装置500发送控制信号,驱动监测装置500控制与其连接的蓄电池200向家庭电网300进行放电供电,其他蓄电池200则继续充电,当监测装置500监测到当前正在供电的蓄电池200的电量所剩无几时,控制终端400会控制停止当前的蓄电池200的放电,切换至另一个电量充足的蓄电池200进行继续放电供电。上述供电方法需要在控制终端400内编写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进行控制,但该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并不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因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因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9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高速电动机转子齿压条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设备管理电子标签电源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