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9588.7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邱钊鹏;曹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龙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G01D5/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编码器,尤其涉及一种霍尔型编码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自动化及便携设备的发展,对小型编码器的需求增多,体积要求提高,市场上普通编码器的直径一般在25mm以上,而且同类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磁编码器,其结构紧凑,设计新颖合理,加工制作方便,功耗极低,性能好,寿命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编码器,该磁编码器包括D型槽(1)、转轴(2)、卡簧槽(3)、轴承a(4)、螺丝孔(5)、轴承b(6)、外壳(7)、磁铁(8)、信号处理电路板(9)、后盖(10)、卡簧(11)。
外壳(7)一端为通孔,另一端为阶梯台阶通孔。
转轴(2)通过轴承a(4)和轴承b(6)与外壳(7)一端的通孔连接;转轴(2)一端位于外壳(7)的内部,另一端位于外壳(7)的外部。
转轴(2)一端固定有磁铁(8),另一端开有D型槽(1)。
信号处理电路板(9)焊接固定在外壳(7)另一端的阶梯台阶通孔上;后盖(10)固定在外壳(7)的端部且与信号处理电路板(9)连接固定。
信号处理电路板(9)与磁铁(8)留有间隙。
转轴(2)与外壳(7)的端面接触处设有卡簧槽(3),卡簧槽(3)内安装有卡簧(11),用以防止转轴(2)转动过程中引起的振动不平衡;外壳(7)的端面上以转轴(2)为中心对称设有螺丝孔(5),用以与外部基座连接固定。
所述轴承a(4)与轴承b(6)之间的外壳(7)内径小于轴承a(4)与轴承b(6)的内径,用以防止轴承a(4)与轴承b(6)沿轴向移动。
信号处理电路板(9)与后盖(10)之间用灌封胶水密封。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9)上固定有霍尔元件和电缆,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9)上的电缆通过所述外壳(7)与后盖(10)的阶梯台阶通孔引出。
D型槽(1)通过传动装置与转轴(2)连接,并带动转轴(2)旋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最小直径可以做到10mm,优于市面上的普通编码器,设计新颖合理,加工制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信号处理电路简单,功耗极低,使用电压较低、发热小。
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高,无需经常性维护维修和更换,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磁编码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磁编码器电路原理图。
图中:1、D型槽,2、转轴,3、卡簧槽,4、轴承a,5、螺丝孔,6、轴承b,7、外壳,8、磁铁,9、信号处理电路板,10、后盖,11、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磁编码器,该磁编码器包括D型槽(1)、转轴(2)、卡簧槽(3)、轴承a(4)、螺丝孔(5)、轴承b(6)、外壳(7)、磁铁(8)、信号处理电路板(9)、后盖(10)、卡簧(11)。
外壳(7)一端为通孔,另一端为阶梯台阶通孔。
转轴(2)通过轴承a(4)和轴承b(6)与外壳(7)一端的通孔连接;转轴(2)一端位于外壳(7)的内部,另一端位于外壳(7)的外部。
转轴(2)一端固定有磁铁(8),另一端开有D型槽(1)。
信号处理电路板(9)焊接固定在外壳(7)另一端的阶梯台阶通孔上;后盖(10)固定在外壳(7)的端部且与信号处理电路板(9)连接固定。
信号处理电路板(9)与磁铁(8)留有间隙。
转轴(2)与外壳(7)的端面接触处设有卡簧槽(3),卡簧槽(3)内安装有卡簧(11),用以防止转轴(2)转动过程中引起的振动不平衡;外壳(7)的端面上以转轴(2)为中心对称设有螺丝孔(5),用以与外部基座连接固定。
所述轴承a(4)与轴承b(6)之间的外壳(7)内径小于轴承a(4)与轴承b(6)的内径,用以防止轴承a(4)与轴承b(6)沿轴向移动。
信号处理电路板(9)与后盖(10)之间用灌封胶水密封。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9)上固定有霍尔元件和电缆,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9)上的电缆通过所述外壳(7)与后盖(10)的阶梯台阶通孔引出。
D型槽(1)通过传动装置与转轴(2)连接,并带动转轴(2)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龙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龙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9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码器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航向测定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