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钣金式汇流条供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9266.2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1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2 | 分类号: | H02G5/02;H01R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钣金式 汇流 供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供电领域,涉及一种钣金式汇流条供电结构。
背景技术
服务器、大型主机、配电系统、电车、太阳能逆变器等电子产品中,通常需要通过电源为各电路供电,电源一般安装于电源框架中,电源背板与主板之间通过汇流条连接,汇流条从电源汇集电流并输送给主板,为各电路供电。
常用的汇流条(bus bar)是铜管状的,为线材,通常需要在电源背板与主板之间设置多根汇流条,制作工艺及连接方式复杂,且在大电流供电的情况下,线状的汇流条的直径较大,多根汇流条需要更大的空间。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制作更加简单、固定更方便的汇流条结构,以节省空间,并提高供电结构为电路供电的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式汇流条供电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源背板与主板之间连接复杂,占用空间大,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式汇流条供电结构,包括主板、电源框架及与所述电源框架连接的电源背板,其中:所述主板及电源背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钣金式汇流条连接。
可选地,所述钣金式汇流条包括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本体两端的一对侧翼,该一对侧翼分别与所述主板及所述电源背板接触,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可选地,所述本体为平板状或弯折状。
可选地,所述本体全部或部分悬空。
可选地,所述本体的长度及宽度均至少为其厚度的两倍。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丝,所述侧翼中设有与所述螺丝相配合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主板及所述电源背板与所述钣金式汇流条的接触面区域均镀有一铜层。
可选地,所述钣金式汇流条的材料为铜。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钣金式汇流条供电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供电结构中,主板与电源背板之间采用钣金式汇流条连接,钣金状的汇流条比筒状的制作简单,且结构可以随着空间的限制变化,有利于节省空间,固定方式也相对简单,用一般的螺丝固定即可,同时,钣金式汇流条的电流承载能力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钣金式汇流条供电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主板
2 电源框架
3 电源背板
4 钣金式汇流条
41 本体
42 侧翼
5 螺丝
6 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式汇流条供电结构,包括主板1、电源框架2及与所述电源框架2连接的电源背板3,其中:所述主板1及电源背板3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钣金式汇流条4连接。
具体的,所述电源框架2用于容置电源,所述电源背板3安装于所述电源框架2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背板3与所述主板1相互垂直设置,且所述电源背板3与所述主板1之间具有一绝缘层6,该绝缘层6用于防止人手从外部进入碰到所述钣金式汇流条4。
具体的,所述钣金式汇流条4包括本体41及连接于所述本体41两端的一对侧翼42,该一对侧翼42分别与所述主板1及所述电源背板3接触,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优选采用螺丝5,固定方式简单有效。相应的,所述侧翼42中设有与所述螺丝5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电源背板3与所述主板1的相应位置也可预先设置安装孔。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也可采用其它现有的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9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型母线槽结构
- 下一篇:线束胶圈及设置有该线束胶圈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