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纳米散热涂料层的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8700.5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赵定义;屈中伟;饶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迪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红林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纳米 散热 涂料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力电气器件中的散热装置,具体地指一种具有纳米散热涂料层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效散热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并向多模式多功能化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目前电力电子器件向小型化和大型化两个极端发展,其功率密度日益增大,如何能将热量尽快传出而防止其在器件内部积累,显得尤其紧迫。散热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力电子器件、热机、变压器等领域性能进一步提升的重要瓶颈。
在自然界中,物体散热机理分为主动散热与被动散热两种,主动散热具有极高的散热效率,通常利用外加能量产生的强制对流和复杂散热结构实现,但这种散热机制在应用于大型设备的散热时难以实现足够大的散热器制备,且以外加电源和风扇实现强制对流时将会增加能耗,复杂的器件也会大大增加设备的负重。被动散热主要有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等3种方式,其中,热辐射一般是以电磁波的方式进行传递,波长在0.76μm~1000μm之间的电磁波又称红外线(通常称为热辐射线)。相比而言,被动散热主要依靠外部散热片物体表面的自然对流和红外辐射。
而传统电力电子器件、变压器、散热片等多采用金属材质,虽有着较高的导热率,但热辐射系数极低,造成了热量由内向外传递较快,但有表面向空气中辐射极慢的现象,散热效果不能得以很好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纳米散热涂料层的散热器,该散热装置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具有高热导率、高热辐射率,且还能够根据温度自动控制风扇进行散热。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纳米散热涂料层的散热器,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一侧面的多个直径不同的散热环以及用于对所述散热环散热的风扇,所述散热环按照直径从小到大依次套入,且相邻散热环之间留有散热空间;所述散热环包括银铜合金内层和设于铜合金内层外的纳米散热涂料玻璃钢外壳,所述纳米散热涂料玻璃钢外壳通过纳米散热涂料层和高导碳纤维丝缠绕成型制得;所述纳米散热涂料层内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内填充有导热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设有感温装置,所述感温装置包括装有感温液体的容器管、中空通管以及套于中空通管内导通活塞,所述导通活塞的上下端为金属导电端,上下两端之间为绝缘材料制成;所述中空通管设于容器管内,且中空通管顶端的管口连接在容器管内的顶端,另一端伸入至感温液体的液面以下;所述风扇包括第一导电通路,所述第一导电通路包括两个第一导电端,所述两个第一导电端设于所述容器管顶端的内壁,且位于所述中空通管顶端的管口内,当导通活塞顶端被顶至中空通管顶端处时,将两个第一导电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纳米散热涂料层的散热器还包括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所述中空通管连通,所述循环管设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连接有第二导电通路,所述第二导电通路包括两个第二导电端,两个第二导电端设于中空通管中段的内壁,所述导通活塞的金属导电端接触到两个第二导电端时,将两者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多个散热环按照直径从小到大依次套入,极大的增大了散热表面积,增大了热辐射面积。
(2)散热环内部采用高导热的银铜合金,具有极高的导热率,能将热量迅速的由内而外的传递。
(3)采用纳米散热涂料层与碳纤维共同缠绕制成玻璃钢外壳,使其具有高热导率、高热辐射率,能保证内部传来的热量迅速传导,并同时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
(4)纳米散热涂料层内设有导热管,导热管内的导热油能够加速散热。
(5)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能自动开启风扇进行强制风冷,进一步的加快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纳米散热涂料层的散热器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感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感温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纳米散热散热器包括底板1、多个直径不同的散热环和风扇。本实施例以三个直径不同的散热环(2,3,4)为例进行说明,三个散热环(2,3,4)设于底板1的同一侧面,风扇用于对三个散热环(2,3,4)进行散热,三个散热环按照直径从小到大依次套入,即散热环4套在散热环3内,散热环3套在散热环2内,且相邻散热环之间留有散热空间。多个散热环能够增大散热表面积,增大热辐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迪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迪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8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散热器的可调式固定架
- 下一篇:散热结构及使用该散热结构的图像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