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负式喷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7912.1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方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凯锋塑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9/08 | 分类号: | B05B9/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喷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雾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背负式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是喷雾器材的简称。喷雾器是利用空吸作用将药水或其他液体变成雾状,均匀地喷射到其他物体上的器具,由压缩空气的装置和细管、喷嘴等组成。
背负式喷雾器通常包括筒体、摇杆、活塞、活塞杆、活塞筒、传动杆、储液室、加液口、喷雾杆、喷头、开关、塑料橡胶管等,在使用时,通过加液口向筒体内加入液体,将加液口用盖子封好,而后将筒体背在身后,使用者一手拿好喷雾杆,另一只手驱动摇杆上下运动,摇杆通过传动杆、活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筒内进行运动,而进行将储液室的压强增大,打开开关,液体将从储液室沿塑料橡胶管和喷雾杆运动后从喷头喷出。
在使用时,使用者驱动摇杆上下运动时,由于手臂正常活动位置与筒体并非在同一位置上,手臂在身体前侧,而筒体在身体后侧,摇杆一端与筒体铰接,所以此时摇杆需较长,手臂需上下活动范围较大才能驱动传动杆、活塞杆和活塞给储液室加压,使用者在使用时频繁的大范围上下活动手臂很容易感到酸痛;而且在使用时向下压摇杆时,会造成筒体重心不稳而偏向摇杆一面,使用者则由于筒体的摇晃需耗费更大的力气保持平衡,同时筒体的摇晃不利于喷雾作业;特别是当筒体内的液体较少时,筒体的整体质量较小,驱动摇杆时整个筒体摇晃更加明显,同时筒体与摇杆共同运动,使用者无法继续给储液室进行加压。
而且在使用时使用者必须用一只手来单独驱动摇杆,而仅剩一只手来拿喷雾杆进行喷雾,则进行喷雾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更加符合人体肢体活动范围,方便使用者进行加压,避免耗费不必要的体力的背负式喷雾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负式喷雾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上的储液室,筒体上开设有加液口,储液室连接有橡胶管,橡胶管连接有喷雾杆,喷雾杆上设置有开关和喷头,喷雾杆上设置有握持部,喷雾杆上对应握持部设置有加压装置,加压装置与储液室之间连接有加压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加液口向储液室内加入液体,将加液口封好,背起筒体,而后手拿起喷雾杆,将喷头对准待喷物,使用者握住握持部时,便可通过同一只手来操控加压装置,加压装置通过加压管而进行将储液室加压,加压过程无需再使用另一只手进行不方便且大范围的驱动摇杆,避免手臂不必要大范围活动造成的酸痛,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在进行加压时,由于摆脱了摇杆的上下活动,则避免了加压时对筒体的压力,即避免使筒体来回晃动而给使用者造成的不便,即使在筒体内液体很少时,也可进行加压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加压装置包括活塞筒、活塞、活塞杆和压手,活塞筒固定于喷雾杆上,活塞位于活塞筒内,活塞杆穿过握持部且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活塞和压手,压手一端与喷雾杆铰接,压手与喷雾杆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加压操作时,手掌将喷雾杆的握持部及压手同时握住,手掌进行用力,则压手挤压压缩弹簧,同时通过活塞杆驱动活塞在活塞筒内进行运动,从而通过加压管对储液室进行加压,而后松开压手,通过压缩弹簧将压手反弹回原位,再次握住压手进行用力,如此反复,便可不断的将储液室内的压强增大,使用非常方便,即使在打开开关进行喷雾时,也可进行如此反复操作进行加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握持部上开设有供活塞杆穿过的通孔,握持部对应通孔处设置有防漏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杆穿过握持部,在进行喷雾作业时,液体将从喷雾杆内流过,增加防漏壁,则避免液体从活塞杆与握持部之间的缝隙流出,同时液体可从防漏壁与握持部的内壁之间通过至喷头进行喷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加压管与橡胶管之间捆绑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压管与橡胶管之间进行固定,避免过多的管线在操作时刮碰到杂物,使其更加整齐,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喷雾杆设置有两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压装置设置在喷雾杆的握持部上,无需单独再用一只手进行加压,则可同时设置两根喷雾杆,两根喷雾杆同时进行喷雾作业,喷雾效率更加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背负式喷雾器更加符合人体肢体活动范围,方便使用者进行加压,避免耗费不必要的体力,同时提高喷雾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负式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压装置与喷雾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凯锋塑钢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凯锋塑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7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电杆杆号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灌溉折射式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