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反渗透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7615.7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理;孙湛童;刘瑞聪;刘美君;徐源;于德强;单宝田;张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大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青岛永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5 | 代理人: | 殷雷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反渗透 回收 再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反渗透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电子、制药、食品、市政供水、污水回用等多个领域,成为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反渗透系统工程中,根据进水水质的不同,回收率一般都在45%~80%之间。较低的回收率和大量高浓度反渗透浓水的处理问题成为反渗透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回收利用反渗透浓水已成为工艺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技术问题。
处理反渗透浓水最主要的是降低浓水的含盐量,常用的方法有蒸发、电渗析技术。蒸发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不适合工业大规模应用。电渗析技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电场的作用下去除溶液中的离子。然而由于浓差极化现象的存在,电渗析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结垢造成单位能耗增加,且产水浓度越低,单位能耗越大,不适合将溶液从高盐度直接降低到低盐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渗透浓水处理成本高,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反渗透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反渗透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电渗析系统、反渗透或纳滤系统,脱气膜系统,EDI或混床系统。
进一步地,电渗析系统包括保安过滤器、增压泵、水箱和电渗析装置。
进一步地,反渗透或纳滤系统包括水箱、高压泵、加压系统、保安过滤器和反渗透或纳滤装置。
进一步地,电渗析系统淡水室出水口与反渗透或纳滤系统进水口相连,反渗透或纳滤系统产水出水口与脱气膜系统进水口相连,脱气膜系统出水口与EDI或混床系统进水口相连,反渗透或纳滤系统浓水出水口与电渗析系统进水口相连,EDI或混床系统浓水出水口与反渗透或纳滤系统进水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渗析系统为倒极电渗析系统。
过程中,电渗析系统首先将反渗透浓水中的盐含量降低,达到反渗透或纳滤系统进水水质要求,然后将浓水进一步进入反渗透或纳滤系统处理去除离子,然后浓水再经过脱气膜系统进一步脱气,降低水中的离子含量,最后经过EDI或混床系统将浓水处理成低离子浓度的除盐水。
本实用新型首先利用电渗析技术对离子有效地脱除的特性,不但去除反渗透浓水中的有机物成分,同时达到淡化浓水的目的,而且降低了浓水再次经过反渗透系统或者纳滤系统的能耗;然后采用脱气膜系统代替传统的二级反渗透系统使得过程更加节能;最后通过EDI或混床系统将浓水处理到需要的浓度,处理后反渗透浓水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电渗析回收反渗透浓水回用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反渗透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倒极电渗析系统、反渗透或纳滤系统,脱气膜系统,EDI或混床系统。倒极电渗析系统包括保安过滤器、增压泵、水箱和电渗析装置。反渗透或纳滤系统包括水箱、高压泵、加 压系统、保安过滤器和反渗透或纳滤装置。
倒极电渗析系统淡水室出水口与反渗透或纳滤系统进水口相连,反渗透或纳滤系统产水出水口与脱气膜系统进水口相连,脱气膜系统出水口与EDI或混床系统进水口相连,反渗透或纳滤系统浓水出水口与电渗析系统进水口相连,EDI或混床系统浓水出水口与反渗透或纳滤系统进水口相连。
过程中,倒极电渗析系统首先将反渗透浓水中的盐含量降低,达到反渗透或纳滤系统进水水质要求,然后将浓水进一步进入反渗透或纳滤系统处理去除离子,然后浓水再经过脱气膜系统进一步脱气,降低水中的离子含量,最后经过EDI或混床系统将浓水处理成低离子浓度的除盐水。
采用倒极电渗析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过程中由于浓差极化引起的结垢问题。过程中,反渗透或纳滤系统浓水和EDI或混床系统浓水分别返回上一级处理过程,实现了循环处理,整个过程中只有倒极电渗析系统的浓水排放,因此浓水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大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大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7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家用双腔净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