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低电压开关应力升压电路的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7234.9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3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春;辛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9/02;H02M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55000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压 开关 应力 升压 电路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稳定工作环境的制冷系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低电压开关应力的升压电路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式制冷系统由太阳能等新能源提供动力越发普遍,但由于在太阳能发电系统或者燃料电池系统中,由于单块太阳能电池或者单个燃料电池提供的都是电压较低的直流电,不能满足现有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也不能满足并网的要求,因此需要把低电压直流电转换为实际需要的高压直流电。因而高增益、性能稳定的升压变换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该研究对推动光伏、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最基本的升压变换器是单管Boost变换器,然而这种变换器的升压范围十分有限,很难满足高增益的变换要求,且开关管电压应力为输出电压。
目前,改进现有的升压变换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利用变压器,在原有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中间加入一个高频的变压器,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实现高增益升压的目的。此时,电能的转化过程实际上由原来的直流-直流,变为直流-交流-交流-直流,整个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降低。
第二种是利用耦合电感,但耦合电感结构复杂,不利于工业加工,难以保证电路的一致性,并且会引起开关器件电压应力过高,带来电磁干扰等影响,导致变换器工作损耗较大。
第三种是加入级联升压单元,单元数越多,电压增益越大,但电路元件数越多,结构越复杂。
第五种是交错并联直流-直流变换器,其包括两个电感,两个续流二极管,两个功率开关管,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及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及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相连。这种升压型交错并联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电压增益较小,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大,功率开关管为硬开关工作,开关损耗较大,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较大,反向恢复损耗较大。
第六种是软开关电路,因此,近年来,研究学者相继研究了一些软开关电路,主要 有两类:一类是通过附加有源功率开关和无源电感、电容等器件实现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另一类是通过附加二极管和无源电感、电容等器件实现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如附图1所示。这两类方法的虽然可以实现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但是外加电路复杂,而且不能降低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
还有一种由电容、二极管、三极管构成的直流升压矩阵电路,如附图2所示,即输出电源与矩阵的连接只在第一行电容的一端和最后一行电容的一端,输入电源与矩阵只在第一列电容的一端和最后一列电容的一端通过三极管连接,同一行相邻2列的电容由2只同向二极管并联且相邻2行的二极管为共用二极管,同一列的各个电容同向串联且在最后一行电容的一端连接有2只二极管,通过适当的控制方法是能让同一行的每只电容形成充电回路的2只三极管同时导通,且接于第一列电容的三极管和最后一列电容的三极管一一对应导通使得各行电容是轮流充电的。但这种升压电路所需的开关、电容、二极管等元件太多,导致电路结构复杂、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前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使用低电压开关应力的升压电路控制的制冷系统,其损耗低,功率密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低电压开关应力升压电路的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控制机构和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包括顺次相连的压缩机、冷凝管、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压缩机进行工作,其包括升压电路;其中:
所述升压电路包括输入电源、开关元件S1、S2、二极管D1、D2、电感L、输入电容C1、中间电容C2和输出电容Co。由于开关器件的特性,开关元件S1、S2分别具有寄生电容CS1、CS2。具体连接关系为:输入电压Vin的正极连接电感L的一端和输入电容C1的负端,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开关元件S1的集电极、二极管D1的阳级,开关元件S1的发射极连接开关元件S2的集电极,开关元件S2的发射极连接输入电压Vin的负极,中间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另一端连接开关元件S1的发射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输入电容C1的正端,输出电容Co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输出电容Co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压Vin的负极,并在其两端产生输出电压Vout,开关元件S1、S2构成开关元件支路,二极管D1、D2构成二极管支路,开关元件支路和二极管支路在同一时刻不同时导通。
开关元件S可以为IGBT或者MOSFET,二极管为快恢复二极管或者肖特基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7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用热泵
- 下一篇:一种新型地热资源取热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