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截面空心管汽车车门防撞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4877.8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1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汤贵庭;张渝;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42 | 分类号: | B60R1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空心 汽车 车门 防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截面空心管汽车车门防撞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而能源消耗量和乘车人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资料显示,车身质量每减重10%,油耗减少6%~8%,排放降低4%。而在汽车碰撞事故中,侧面碰撞占42%,因此,在保证车身碰撞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车身轻量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汽车车门防撞杆多采用普通等厚度高强度钢结构,减重和吸能效果不明显,而采用变截面空心管能在等刚度强度下更好的减轻车身重量、提高吸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连续变截面空心管作为车门防撞杆,结构简单、吸能效果好,能很好的减轻车身质量。
本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截面空心管汽车车门防撞杆,采用液力冲压工艺生产而成,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进一步,其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抗弯能力强,在变截面区,圆环厚度是连续变化的,其圆环厚度在2.0mm到1.75mm之间连续变化且具有很好的减重吸能效果。
进一步,其截面变薄区域在防撞杆前部的1/3区域,碰撞时该区域会率先变形吸能,减少乘员躯干部位车门的变形量,从而减轻碰撞对乘员的伤害。
该实用新型变截面车门防撞杆材料为高强度钢,具有比强度、比刚度、比弹性模量高的特点。
该变截面车门防撞杆前门采用前高后低的布置方式,后门采用前低后高的布置方式,这样,既能在正面碰撞中向后传递碰撞能量提高车体刚度,又能在侧面碰撞中吸收能量,使最大变形区避开乘员躯干。
附图说明
图1是变截面钢管液力冲压成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专利变截面空心管结构图。
图中标记:1、液力冲压下模2、液力冲压上模3、高强度钢管4、高压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设置变截面车门防撞杆变厚度在其前部1/3区域,该区域最薄处为1.75mm,最厚处为2.0mm,并放入上下模之间。
采用液力冲压方式进行成形,高压液体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压入管件内部密封,高压泵与阀门配合控制管内压力不断增大,使管壁逐渐贴近模具变形,最终形成连续变截面空心管防撞杆。
该变截面车门防撞杆前门采用前高后低的布置方式,后门采用前低后高的布置方式,前防撞杆的后端和后防撞杆的前端都位于B柱下端最大截面处。
在碰撞过程中,变截面车门防撞杆与B柱共同吸收能量,变截面区先变形,最终变为S形,最大变形区避开乘员躯干部位,减少对乘员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4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CO报警保护装置
- 下一篇:新型多功能煎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