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的副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4645.2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1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鲍文光;高萍;何志刚;周庆生;汤雪军;崔臻;闫优胜;张召磊;姜季华;鲍君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副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一种以车载电源为动力,通过电机驱动车轮转动的新能源汽车,由于电动汽车对环境影响相对比较小,故电动汽车具有比较好的使用前景。
现有技术中电机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固定于车身上。
目前,首先根据电动汽车的设计参数选取电机,电机壳体上设置有支撑固定的支腿,支腿上设置有安装孔,相应地,车身安装电机位置设置有安装梁,安装梁上设置有与电机支腿上的安装孔配合安装的安装孔,螺栓穿过电机支腿上的安装孔和安装梁上的安装孔连接螺母,从而将电机固定于安装梁上。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直接安装于车身上,这样在整车进行组装时,必须先完成车身相关部件的组装,然后再进行电机的装配,装配效率比较低。并且,组成车身的构件比较多,现有技术中将电机直接设置于车身上,导致车身结构比较复杂,增加了车身的加工难度,而且电机安装和拆卸均比较困难,导致拆装、维修费时、费力。
因此,如何改进现有技术中电机的安装结构,使电机的安装、拆卸省时、省力且该安装结构使用强度比较高,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副车架,该副车架具有安装、拆卸电机省时、省力且使用强度比较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副车架,包括左、右纵梁以及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前横梁和后横梁,各纵梁和横梁均为管梁结构,且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上设置有与电机安装匹配的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中至少一者设置有通孔,相应横梁穿过该通孔且与所述通孔的孔壁周向焊接。
优选地,所述前横梁的两端部具有向上的折弯管段,各折弯管段上设置有与车架前纵梁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折弯管段的管口段置于所述通孔内,且管口平面低于或等于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所述折弯管段与所述通孔周边焊接。
优选地,所述水平部还设置有两个连接通孔,两所述连接通孔位于所述通孔的前后两侧,所述车架纵梁相应配合位置也设置有通孔,螺栓的螺纹部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和车架前纵梁上的通孔连接螺母,以将所述副车架固定于所述车架前纵梁。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还包括自所述水平部的内侧向上弯曲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车架前侧梁的内侧贴合配合。
优选地,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相对的管壁均具有通孔,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的前端部分别插入相应所述通孔后与所述通孔的外壁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后端部均具有向上的折弯管段,各所述折弯管段上设置有与车架后纵梁配合固定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水平部和自所述水平部外侧向上弯曲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车架后侧梁的外侧贴合配合。
优选地,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折弯管段的管口置于所述通孔内,且管口平面低于或等于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所述折弯管段与所述通孔周边焊接。
优选地,所述竖直部上设置有水平轴向的第一通孔,所述水平部设置有第二通孔,两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车架后纵梁的相应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车架后纵梁的相应通孔连接相应螺母,以将所述副车架固定于所述车架前纵梁。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上的两摆臂支架,至少一个所述摆臂支架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立臂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左纵梁或所述右纵梁穿过两所述通孔,且纵梁的外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周向焊接;
所述摆臂支架的两立臂上还设置有连接前、后摆臂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厚度范围为:4mm-6mm;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的管壁厚度范围为:2mm-3mm。
一方面,本文中电机安装座设置于副车架上,这样电机的装配可以于整车装配线下完成,提高整车的装配效率,并且电机与电机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便于电机的后续维修。
另一方面,电机安装座中至少一者与其安装的横梁周向完全焊接,即焊缝为环状,进一步增加了电机支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副车架与车身的装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4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调向式托板
- 下一篇:机电一体化遥控防盗取样考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