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赣南脐橙全自动包袋机包装袋专用开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4413.7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9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二;朱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26 | 分类号: | B65B4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脐橙 全自动 包袋 装袋 专用 开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赣南脐橙全自动包袋机包装袋专用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赣南脐橙,江西特产。赣南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可食率达85%,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赣南脐橙年产量达百万吨,原产地江西省赣州市已经成为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赣南脐橙已被列为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中华名果”等荣誉称号。赣南脐橙产量高,并且销售到全国各地,需要对脐橙进行包装。包装后,能够防止水份流失,脐橙的保质期延长,便于运输,有利于销售。
现有的手工包袋技术,是先取成品塑膜袋,张开袋口,然后用手逐个握拿水果将其放入袋内,然后一手提袋另一只手使水果袋旋转,使塑膜袋逐渐贴紧水果。这样的工艺流程需要大量的人力,且效率低。水果在包袋过程中,经手拿捏,极易容易造成水果损伤,并且人工装袋口扎不齐,破损率较高,水果保鲜质量差。
本公司经过三年的研发,研发出了赣南脐橙专用包装机。由于袋子里面是真空的,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该包装机在包装时吸不开袋口。吸开袋口时,容易把袋子拉破。吸开袋口后,在撑开袋口时,袋子受力不均容易拉破袋子,并且在旋转包装时容易破损,影响包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袋口打不开,袋口打开后易破损,包装成功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易打开袋口,袋口打开后不易破损和包装成功率高的赣南脐橙全自动包袋机包装袋专用开口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赣南脐橙全自动包袋机包装袋专用开口装置包括有筒袋、固定杆Ⅰ、开口杆、固定杆Ⅱ、开口器、固定杆Ⅲ、固定吸盘、活动吸盘、轴承座Ⅰ、轴承座Ⅱ、轴承座Ⅲ、轴承座Ⅳ;
所述的筒袋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固定杆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固定杆Ⅰ支撑筒袋的袋子,所述的轴承座Ⅰ和所述的轴承座Ⅱ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轴承座Ⅰ和轴承座Ⅱ通过两根固定杆Ⅱ连接,所述的开口杆放置在所述的两根固定杆Ⅱ之间,所述的轴承座Ⅲ和所述的轴承座Ⅳ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轴承座Ⅲ和所述的轴承座Ⅳ通过两根固定杆Ⅲ连接,所述的开口器放置在所述的两根固定杆Ⅲ之间,所述的固定杆Ⅱ安装在所述的固定杆Ⅱ下方,所述的固定杆Ⅲ安装在所述的固定杆Ⅱ的下方,所述的固定吸盘安装在所述的固定杆Ⅲ的下方,所述的活动吸盘与所述的固定吸盘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筒袋的袋子穿过所述的两根固定杆Ⅱ之间和所述的两根固定杆Ⅲ之间,所述的开口杆和所述的开口器放置在筒袋的袋子里,所述的开口器上设置有1-10组通风孔,所述的通风孔上设有两组弹簧片,所述的开口杆的直径为3mm-15mm,所述的开口器的直径为5mm-18mm,所述的开口器的通风孔的直径为2mm-8mm,所述的弹簧片的角度为20°-120°;
优选地,所述的弹簧片的形状为sin曲线函数。
优选的,所述的弹簧片的形状为双曲线的一部分圆弧。
优选的,所述的开口器上设置有6组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的开口杆的直径为4mm-6mm。
更加优选的,所述的开口杆的直径为5.2mm。
优选地,所述的开口器的直径为6mm-7mm。
更加优选的,所述的开口器的直径为6.6mm。
优选地,所述的开口器的通风孔的直径为3mm-4mm。
更加优选地,所述的开口器的通风孔的直径为3.6mm。
优选地,所述的弹簧片的角度为28.3°。
工作原理:所述的活动吸盘和固定吸盘在吸住袋子后,活动吸盘向外拉,将袋口撑开,由于开口器上的弹簧片将袋子撑开一定的距离,然后气流会从开口器上的通风孔进入袋子里,袋子保留一定的空气后,袋子不易粘连在一起,下一次包装时,吸盘容易将袋口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4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