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火炉气体采样管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03340.X | 申请日: | 2015-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辉;张国峰;赵云峰;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新光线材精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1/3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炉 气体 采样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退火炉炉内气体进行采样的管路,属于退火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TC退火炉炉内气氛是影响退火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STC退火炉有专门的炉气分析系统对炉内气氛进行实时在线分析。科学合理的采样方式是炉气监测的基础,因此气体采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STC退火炉的气体采样管路是在三个区室分别设有一个采样口,三个采样口都在STC退火炉的炉外侧炉壁上,通过导管顺序将三个采样口的气体汇合到一起,最后将汇合后的气体送给气体分析系统。由于三个采样口与导管为顺序连接方式,位于最后的采样口输出的气体在整个最终输送给气体分析系统的的气体中的份额显然要大于前两个采样口输出的气体,因此这种采样模式会导致采样气体受最后采样口所对的炉内区域的影响较大,不能真实反映三个区室的炉内气氛实际状况,影响炉内气氛的监测结果。为了更准确地监测STC退火炉的炉内气氛,十分有必要对现有的退火炉气体采样管路布设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退火炉气体采样管路,这种退火炉采用管路能够均匀取得炉内三个区室的样品气,使样品气充分反映三个区室气氛的真实情况,最后分析系统得出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退火炉气体采样管路,它包括三个采样管,三个采样管的采样端分别与STC退火炉炉壁的三个采样口相连接,其改进之处是,三个采样管的输出端与一个横向混合管相连接,横向混合管的两端面封闭,横向混合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采样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横向混合管的中央与中间的采样管的输出端相连接,在两侧的采样管与中间采样管之间的横向混合管的两个中点位置上分别连接两个导管的一端,两个导管的另一端汇合连接到输出管的一端,输出管的另一端与分析设备相连接。
上述退火炉气体采样管路,所述两个导管的汇合处连接有横向导管,横向导管的两端封闭,两个导管连接在横向导管的两端,输出管连接在横向导管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三个采样管的输出端与横向混合管相连接,混合后的样品气再经过两个导管进行二次混合后输送到气体分析系统,采用这样的气体采样管路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任何一个采样口的影响,能够反映STC退火炉内3个区室气体的实际情况,为分析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使分析系统的分析更加准确。STC退火炉采用新的采样路径后,在生产时调节气氛的次数明显减少,退火炉炉内三个区室的退火材表面含碳量趋于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炉壁1、采样口2、采样管3、横向混合管4、导管5、横向导管6、输出管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采样管3、横向混合管4、导管5、横向导管6、输出管7。
图中显示,三个采样管3的采样端分别与STC退火炉炉壁1的三个采样口2相连接,三个采样管3的输出端与一个横向混合管4相连接,横向混合管4的两端面封闭,横向混合管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采样管3的输出端相连接,横向混合管4的中央与中间的采样管3的输出端相连接。三个采样管3输出的样品气进入横向混合管4内进行混合。
图中显示,由于在横向混合管4内的混合气体在两侧和中间不可能完全均匀混合,仍然受到最近的采样管3输出的气体的影响最大,因此还要进行二次混合。其结构是,在两侧的采样管3与中间采样管3之间的横向混合管4的两个中点位置上分别连接两个导管5的一端,两个导管5的另一端再汇合到一起,两个导管5的汇合处连接有横向导管6,横向导管6的两端封闭,两个导管5连接在横向导管6的两端,两个导管5将横向导管4两侧的混合气体再次混合到横向导管6中,使混合气体更加均匀。
图中显示,输出管7的一端连接在横向导管6的中央,输出管7的另一端与分析设备相连接,经过二次混合后的混合气体输送到气体分析系统,采用这样的气体采样管路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任何一个采样口2的影响,能够反映STC退火炉内3个区室气体的实际情况,为分析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使分析系统的分析更加准确。STC炉采用新的采样路径后,在生产时调节气氛的次数明显减少,三个区室的退火材表面含碳量趋于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新光线材精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邢台新光线材精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3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