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BUCK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03229.0 | 申请日: | 2015-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9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彭彪;王雄;李珂;谷朝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鑫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uck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UCK电路。
背景技术
地球表面每年接受太阳的辐射量达5.4×10 24J,项当于1.8×1014 t标准煤。若将其中的0.1%按转换率5%转换为电能,每年发电量可达5 600TW·h,项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因此,太阳能发电对今后能源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太阳能发电主要是指光伏发电。
由于光伏电池板的特殊功率输出曲线,目前常用的算法有:
1.恒电压法是最早的一种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方法,不同光照强度下,光伏电池阵列的MPP (最大输出功率点)的电压近似项等。利用这一特性,将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固定在此电压上,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输出。此方法无法较准确地实现MPPT控制。
2.扰动观察法,即爬山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MPPT控制算法,这种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CPU的负担,且由于周期性寻优,会对系统的输出电压造成周期性的波动。
3.电导增量法是目前跟踪MPP快速而准确的算法之一,但其缺点是:对硬件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要求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转换精确而快速,且必须要对信号做高质量的滤波处理,否则无法实现找到MPP的功能。此外还有同扰动观察法一样占用CPU时间太多的缺点。
这些技术一般都是以电压作为参考值进行调节,以上算法在在太阳板出现阴影或者遮挡时,出现的双波峰或多波峰完全没有办法越过,因此在应用上存在很多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一种BUCK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BUCK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之间还包括:
一输入滤波单元:由电容C1组成;
一主控单元:主要用于产生控制信号;
一同步整流单元:由MOS管Q1、MOS管Q2及肖特基二极管D1组成;
一驱动电路单元:用于驱动同步整流单元,并输出三项PWM;
一输出滤波单元:由电感L1和电容C2组成,用于储存能量;
一电流采样单元:由电阻R1组成,
一逆流保护单元:由R1和DSP组成,
一过流保护单元:由R1和DSP组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防用蓄电池反接MOS管Q4。
进一步的,还包括MOS管Q2和MOS管Q3,Q2和Q3并联做同步整流的下桥臂,起到快速开头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同步BUCK的驱动特性,降低EMI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Q2和Q3并联做同步整流的下桥臂,起到快速开头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同步BUCK的驱动特性,降低EMI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BUCK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现结合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BUCK电路
一种BUCK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之间还包括:一输入滤波单元:由电容C1组成;一主控单元:主要用于产生控制信号;一同步整流单元:由MOS管Q1、MOS管Q2及肖特基二极管D1组成;一驱动电路单元:用于驱动同步整流单元,并输出三项PWM;一输出滤波单元:由电感L1和电容C2组成,用于储存能量;一电流采样单元:由电阻R1组成,一逆流保护单元:由R1和DSP组成,一过流保护单元:由R1和DSP组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防用蓄电池反接MOS管Q4;
进一步的,还包括MOS管Q2和MOS管Q3,Q2和Q3并联做同步整流的下桥臂,起到快速开头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同步BUCK的驱动特性,降低EMI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3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