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排渣蜂窝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1997.2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2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刘渊;刘增;孟豫睢;蒙景;刘振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涛 |
主分类号: | F24B1/193 | 分类号: | F24B1/193;F24B1/197;F23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排渣 蜂窝 煤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煤炉,特别是一种下排渣的蜂窝煤炉。
背景技术
蜂窝煤炉多为圆柱形或葫芦形,由炉底和炉体两部分组成,炉体内中空,用来装煤。现有的煤炉在换煤块的时候每次都必须先把上面的煤块取出后才能换掉最下面的煤渣,非常麻烦,且有时煤块会粘连在一起,不方便分离。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从炉体底部排出煤渣的蜂窝煤炉。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排渣蜂窝煤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的炉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由平行与炉底的炉板分割为炉膛和煤渣腔两个腔室,所述炉板由旋转轴和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的旋转片组成,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炉体上,所述炉体上与所述炉板交接位置设置有一定开度的轴缝,所述旋转轴和旋转片沿所述轴缝转动,用来分割、连通炉膛和煤渣腔两个腔室;所述煤渣腔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炉板平行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通过弹簧与所述炉膛的内壁连接。炉腔被旋转轴和旋转片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腔室,在需要更换煤块时,旋转所述旋转轴,打开炉板,炉膛内的煤块落在煤渣腔内的承接板上,在重力作用下,承接板与煤块一起下滑到煤渣腔的底部,此时再次旋转所述旋转轴,关闭炉板,在炉膛内加入新的煤块;煤渣腔内的煤渣可由底部排出。煤渣排出后,承接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在所述炉腔内旋转部分厚度为0.2~0.5cm,用于分离粘连在一起的煤块。旋转轴在颅腔内旋转部分厚度为0.2~05cm,较锋利,可方便分离粘连在一起的煤块。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原长加伸缩量与煤块的高度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片为网状旋转片。网状旋转片用于在煤炉使用时,炉膛内的零碎煤渣落入煤渣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网状旋转片由耐火纤维制成。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炉腔内设置了由旋转轴和旋转片组成的炉板,可通过转动旋转轴将炉腔分割为两个腔室,炉渣可由炉膛的底部进入煤渣腔,再由煤渣腔排出,使用非常方便;(2)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在所述炉腔内旋转部分厚度为0.2~0.5cm,较为锋利,可在两块煤块粘连在一起时,方便的分离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排渣蜂窝煤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下排渣蜂窝煤炉,包括炉体1和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的炉腔2,所述炉腔2由平行与炉底的炉板3分割为炉膛21和煤渣腔22两个腔室,所述炉板3由旋转轴31和固定在所述旋转轴31上的旋转片32组成,所述旋转轴31转动连接在所述炉体1上,所述旋转轴31在所述炉腔2内旋转部分厚度为0.3cm,所述旋转片32为由耐火纤维制成的网状旋转片,所述炉体1上与所述炉板3交接位置设置有一定开度的轴缝4,所述旋转轴31和旋转片32沿所述轴缝4转动,用来分割、连通炉膛21和煤渣腔22两个腔室;所述煤渣腔22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炉板3平行的承接板5,所述承接板5通过弹簧6与所述炉膛21的内壁连接,所述弹簧6的原长加伸缩量与煤块的高度一致。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涛;,未经刘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1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炉
- 下一篇:一种具有强化燃烧的节能炉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