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靠背框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1951.0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5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斌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靠背 框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靠背框架机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的靠背框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工具的座椅一般都是采用钢架结构制造或者方形铝管焊接而成,这种结构的座椅靠背也都采用钢结构制造,在弯折处或弯曲处难免会对骨架外的覆盖物造成破坏,并且,弯折处或弯曲处可能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会造成座椅骨架结构的断裂。
此外,目前动车座椅使用的靠背垫在上端设计的较为平坦,不方便乘客的侧睡,外观上也显得较为单调,座椅靠背长时间使用后会对靠背垫造成损害,并且目前动车座椅采用的是平坦的较为蓬松的头枕,不能有效保护乘客颈部,没有充分考虑人机结合的因素,乘客坐的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疲惫,并且现有的座椅多采用焊接工艺制造,容易产生虚焊以及焊接变形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的靠背框架机构,该靠背框架机构可提供柔和的支撑力,有效保护人体,具有整体受力均匀、避免框架局部受到过大压力而断裂、功能齐全、稳固性好等诸多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靠背框架机构,包括头枕、靠背垫、前盖板、后盖板、U型框架、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所述U型框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前盖板、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前侧还固定有靠背垫,所述靠背垫穿套在U型框架上,所述头枕设置于靠背垫的顶部,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固定设置在U型框架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U型框架的横截面积为圆形或方形,所述U型框架具有光滑的弯折处,所述U型框架、前盖板以及后盖板均为铝或铝合金材质,所述前盖板以及后盖板通过铆接方式与U型框架相互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板由若干组横条构成,所述后盖板上还设置有衣帽钩以及书报带。
更进一步的,所述靠背垫采用记忆型海绵,所述靠背垫的顶部两侧的海绵呈耳板状凸出,所述靠背垫上安装的头枕采用弧形设计,所述头枕采用记忆型海绵,所述头枕的中间部分呈贴合人的颈部的凸出状。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的一端通过铆接的方式与U型框架固定,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的另一端固定在座椅的底座部分并与气弹簧相连,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在气弹簧的推动下可以带动座椅向后倾斜。
优选的,所述U型框架、前盖板以及后盖板的材料为工程塑料。
优选的,所述靠背垫的内部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钢板、龙骨和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纵梁包括由销轴连接的第一连接片以及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置有多个与U型框架固定用通孔。
优选的,所述靠背垫以及U型框架均呈对称结构。
本发明的U型框架为靠背的承载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我们采用圆柱形铝管转弯形成,光滑的平面避免对海绵的破坏;同时圆形设计使靠背框架受力均匀,避免框架局部受到过大压力而断裂。
本发明的前后盖板都是铝型材质,铆接在U型框架前后,一是用于支撑框架,增加其稳固性;二是增加与靠背垫的接触面,分散来自靠背方向的压力,同时后盖板上可以装载衣帽钩和书报带。
本发明的靠背垫穿套在U型框架上,靠背垫采用记忆型海绵,可以提供柔和的支撑力,有效保护人体,给乘客舒适的乘坐感;靠背垫靠头部两侧海绵凸出,方便乘客的侧睡,保护其头部。靠背垫上装有头枕,与现有技术不同,我们采用弧形设计,使头枕中间部分凸出,更贴合人的颈部,可以舒缓由于长时间乘坐带来的疲劳。
本发明的纵梁通过铆接与U型框架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座椅的底座部分,与气簧相连,在气簧的推动下可以带动座椅相后倾斜。此外,本发明还具有连接拆卸方便、结构简单和造价成本低等优点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靠背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靠背垫示意图;
图3为U型靠背框架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头枕示意图。
图中:1-头枕、2-靠背垫、3-前盖板、4-后盖板、5-U型框架、6-第一纵梁、7-第二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靠背框架机构,包括头枕、靠背垫、前盖板、后盖板、U型框架、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所述U型框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前盖板、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前侧还固定有靠背垫,所述靠背垫穿套在U型框架上,所述头枕设置于靠背垫的顶部,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固定设置在U型框架的底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斌;,未经季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1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式矿用锁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装方便的橡胶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