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盘防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1812.8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5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媛;曾玉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盘防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盘防丢系统,属于电子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经常出现遗失东西的现象,尤其像U盘这种小东西,经常会忘了从电脑上拔下来,非常容易丢失。目前有很多相关产品,基本上都是在U盘帽和U盘主体之间设置无线收发装置或距离传感器或挂绳,实现U盘防丢的目的。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防丢U盘》,申请号为201220156905.4,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丢U盘》,申请号为201120275438.2;上述申请只是将U盘帽与U盘主体之间,通过无线收发装置来防止U盘丢失,但是,我们使用U盘时,通常是将U盘帽拔下来就放在U盘主体的附近,这种情况下如果忘了拔U盘主体,U盘帽与U盘主体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不足以报警,因此,还是不能防止丢失。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很多U盘是没有U盘帽的,而且U盘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因此,需要将U盘与随身物品联系起来,从而防止U盘被遗忘或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U盘防丢系统,将U盘与随身物品手机联系在一起,通过手机可访问U盘内容和防止U盘丢失报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U盘防丢系统,包括U盘,所述U盘包括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U盘防丢系统还包括带有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的手机,所述U盘与手机之间通过第一、第二无线收发模块通信,所述控制模块和手机均设置有U盘与手机之间的安全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U盘防丢系统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向所述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供电。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蜂鸣器、LED灯。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均为蓝牙模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Xeon5500型号微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U盘防丢系统,同一时刻,U盘和手机一个作为发送端,一个作为接收端,当手机作为发送端,U盘作为接收端,超出设定距离,手机报警提醒用户;当U盘作为发送端,手机作为接收端,超出设定距离,U盘报警提醒用户。
2、本实用新型U盘防丢系统,将U盘功能与防丢功能集成在一起,无需额外装置,通过手机就能够访问U盘内容和防止U盘丢失报警。
3、本实用新型U盘防丢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U盘防丢系统中U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U盘防丢系统中U盘的结构示意图(手机未画出)。U盘防丢系统包括U盘,U盘除了本身自带的驱动模块和存储模块外,还包括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所述U盘防丢系统还包括带有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的手机,所述报警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U盘与手机之间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定时向手机发送或接收信号,所述手机用于通过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定时向控制模块发送或接收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U盘防丢系统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向所述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蜂鸣器、LED灯,本实施例中蜂鸣器和LED灯都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均为蓝牙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Xeon5500型号微处理器。
手机通过蓝牙模块访问U盘内容的过程为:电源给U盘防丢系统中的U盘供电,蓝牙模块用于和手机进行无线通信,当通信连接建立后,手机可以通过蓝牙模块发送查看U盘命令,蓝牙模块将命令输入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读取存储信息,存储信息再通过控制模块经过蓝牙模块发送给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1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童车遥控停止安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蓝牙耳机式智能防近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