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铁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1579.3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8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钟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圣武 |
主分类号: | B65D45/32 | 分类号: | B65D4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铁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铁圈结构。
背景技术
在桶装物料移动运输过程中,桶盖必须能够稳定可靠地盖装于桶体的上端部;然而,现有的桶盖一般采用扣装的方式盖装于桶体的上端部,该固定方式依然存在不可靠的缺陷,在移动运输颠簸的过程中,桶盖容易松脱掉落,进而很容易造成物料倾倒出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固定铁圈结构,该固定铁圈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地将桶体上端部与桶盖卡合于一起,进而保证桶装物料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固定铁圈结构,包括有呈圆环状的固定铁环,固定铁环开设有活动缺口,固定铁环包括有位于活动缺口两侧且可相对开合动作的第一活动端部以及第二活动端部,固定铁环的内表面成型有朝内开口且呈扩口状的固定卡持槽,固定卡持槽的底部至开口处的宽度值逐渐增大;
固定铁环的第一活动端部外表面焊装有第一铰接座,固定铁环的第二活动端部外表面焊装有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的外侧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第一摆杆,第二铰接座的外侧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第二摆杆,第一摆杆的固定端部通过第一铰接柱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第二摆杆的固定端部通过第二铰接柱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第一摆杆的活动端部通过第三铰接柱与第二摆杆的中部铰接;当第二摆杆朝固定铁环的第二活动端部侧摆动并与固定铁环外表面贴合时,固定铁环的第一活动端部、第二活动端部闭合并抵靠于一起。
其中,所述第二摆杆于所述第一摆杆的活动端部铰接位置外端侧开设有摆杆限位孔,所述固定铁环对应第二摆杆的摆杆限位孔开设有铁环限位孔,当第二摆杆朝固定铁环的第二活动端部侧摆动并与固定铁环外表面贴合时,摆杆限位孔与铁环限位孔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固定铁圈结构,其包括呈圆环状的固定铁环,固定铁环开设活动缺口,固定铁环包括第一活动端部、第二活动端部,固定铁环内表面成型固定卡持槽,第一活动端部外表面焊装第一铰接座,第二活动端部外表面焊装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外侧装设第一摆杆,第二铰接座外侧装设第二摆杆,第一摆杆的固定端部通过第一铰接柱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第二摆杆的固定端部通过第二铰接柱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第一摆杆的活动端部通过第三铰接柱与第二摆杆的中部铰接;当第二摆杆朝固定铁环的第二活动端部侧摆动并与固定铁环外表面贴合时,固定铁环的第一活动端部、第二活动端部闭合并抵靠于一起。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将桶体上端部与桶盖卡合于一起,进而保证桶装物料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即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铁环的断面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1——固定铁环 11——活动缺口
12——第一活动端部 13——第二活动端部
14——固定卡持槽 21——第一铰接座
22——第二铰接座 31——第一摆杆
32——第二摆杆 41——第一铰接柱
42——第二铰接柱 43——第三铰接柱
51——摆杆限位孔 52——铁环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固定铁圈结构,包括有呈圆环状的固定铁环1,固定铁环1开设有活动缺口11,固定铁环1包括有位于活动缺口11两侧且可相对开合动作的第一活动端部12以及第二活动端部13,固定铁环1的内表面成型有朝内开口且呈扩口状的固定卡持槽14,固定卡持槽14的底部至开口处的宽度值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圣武,未经钟圣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1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