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联合角弯头咬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1310.5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2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呈祥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75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使用 联合 弯头 咬合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联合角弯头咬合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用于建筑工程的弯曲咬合设备也多种多样,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申请号为201410213000.X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钢筋弯曲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和驱动装置,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板,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支撑板,传送机构上设有钢筋,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撑板上,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设有轴套,轴套上方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工作横梁,工作台板上设有第一弯曲工作板和第二弯曲工作板,第一弯曲工作板和第二弯曲工作板之间形成一圆形空间,工作横梁的一端伸入至圆形空间内,并在伸入至圆形空间内的工作横梁上设有用于固定钢筋的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省力,成本低,弯曲方便,弯曲精度和弯曲质量高,后期维护方便,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但是,上述专利的各工作台与弯曲工作板之间并非紧密配合,浪费设备成本及运用效果,设备内部多结构互传作用使装置反应缓慢没有工作效率,而且你功能作用性单一,不适合于多种建筑设备的角弯头咬合任务,在实用功能多方面性与装置使用安全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成本及售价低,能够有效的多性能高效使用并带来使用安全及联合角弯头咬合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的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联合角弯头咬合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联合角弯头咬合设备,包括咬合机设备保护壳体、咬合机、联合角弯头作用空腔,所述咬合机设备保护壳体设置在所述建筑工程使用的联合角弯头咬合设备的外侧;所述咬合机设置在所述建筑工程使用的联合角弯头咬合设备的内部中心端面;所述联合角弯头作用空腔设置在所述咬合机设备保护壳体的内部;所述咬合机设备保护壳体的上端面安装有维修微调可卸装置;所述维修微调可卸装置的下端安装有液压动力作用缸;所述液压动力作用缸与所述咬合机设备保护壳体之间设置有机械润滑喷射回流装置;所述机械润滑喷射回流装置的外侧与所述联合角弯头作用空腔内部相接通;所述联合角弯头作用空腔的下侧设置有咬合机配合减震装置;所述咬合机配合减震装置的上端面与所述咬合机相固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咬合机的上端面安装有角弯度调节作用组件;所述角弯度调节作用组件的下侧设置有咬合动力进给器;所述咬合动力进给器的前端端口安装有联合角弯咬合作用头;所述联合角弯咬合作用头的下端面连接有踩动连接人工控制器;所述踩动连接人工控制器的右侧端面设置有性能保护凸形吻合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性能保护凸形吻合架的外侧与所述咬合机配合减震装置互相配合;所述角弯度调节作用组件的外侧安装有轨行杆角度进给杆;所述轨行杆角度进给杆的下侧设置有弯度配合稳定杆;所述弯度配合稳定杆的右侧设置有挤压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成本及售价低,能够有效的多性能高效使用并带来使用安全及联合角弯头咬合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角弯头弯曲方便,提升了弯曲精度和弯曲质量,而且后期维护方便,实用功能性多,适用范围广,提高了装置运行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行业的联合角弯头咬合工作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咬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角弯度调节作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咬合机设备保护壳体;2、咬合机;3、联合角弯头作用空腔;4、维修微调可卸装置;5、液压动力作用缸;6、机械润滑喷射回流装置;7、咬合机配合减震装置;8、角弯度调节作用组件;9、咬合动力进给器;10、联合角弯咬合作用头;11、踩动连接人工控制器;12、性能保护凸形吻合架;13、轨行杆角度进给杆;14、弯度配合稳定杆;15、挤压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呈祥;,未经王呈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1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冲压辅助平台
- 下一篇:一种段差可调的阶梯折弯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