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万向受力原理的力学实验教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01177.3 | 申请日: | 2015-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2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安哲立;杨守峰;董行;代镇洋;张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哲立 |
| 主分类号: | G09B23/10 | 分类号: | G09B2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万向 原理 力学 实验 教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教具,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万向受力原理的力学实验教具。
背景技术
力学是工程技术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科学,而直观的感受和分析力学模型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现有类似力学实验教具只能在平面内施加力,不能在三维空间里面施力,并且不能够通过实验直观的了解模型受力后的形变状态,并且不能给予模型多种受力状态,包括拉剪,弯矩和扭矩,所以很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的影响,当然不能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受力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万向受力原理的新型力学实验教具,可以根据不同实验要求和目的,模拟平面内受力和三维空间受力,并且可以模拟模型在受到拉剪,弯矩,扭矩下的形态和变形效果,通过激光位移器的监测,更加直观的了解模型受力,在实验教学上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新颖性。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万向受力原理的力学实验教具,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四根带有凹形滑槽的主立柱以及连接于主立柱上下之间的八根带有凹形滑槽的横梁,所述横梁与主立柱之间通过角形扣件连接固定且横梁于主立柱固定位置可上下调节,所述支架主体整体呈方形结构,在所述支架主体四个侧面两根横梁的中部设置有一托梁,所述托梁底部通过角形扣件连接设置有一开口朝下的U型架,在所述每个U型架开口处设置有一可自由转动的滑轮,所述滑轮中部V型槽内绕有一铅发丝线,所述铅发丝线一端连接于实验模型处,所述铅发丝线另一端连接有一砝码吊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每根主立柱的底脚处通过螺杆旋接有一可调升降支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升降支座的底部设置有防震橡胶垫。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任一主立柱位于下横梁与托梁之间的凹形滑槽内通过角形扣件连接有一托架,所述托架上固定有一激光位移传感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基于万向受力原理的力学实验教具支座下部设置带有螺杆的防震橡胶垫,可以在实验过程更好调节高度和抗震,根据不同实验要求和目的,通过调节角形扣件以此来调节横梁以及U型架在其上的相对位置,不仅可以模拟平面内受力还可以模拟空间受力状态。并且通过激光位移器的检测,更加清晰的了解模型在各向受力状态下的变形和位移,在实验教学上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支架主体;2-角形扣件;3-U型架;4-滑轮;5-铅发丝线;6-实验模型;7-砝码吊环;8-可调升降支座;9-防震橡胶垫;10-托架;11-主立柱;12-横梁;13-托梁;41-V型槽;111-凹形滑槽;101-激光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基于万向受力原理的力学实验教具,包括支架主体1,所述支架主体1包括四根带有凹形滑槽111的主立柱11以及连接于主立柱11上下之间的八根带有凹形滑槽111的横梁12,所述横梁12与主立柱11之间通过角形扣件2连接固定且横梁12于主立柱11固定位置可上下调节,所述支架主体1整体呈方形结构,在所述支架主体1四个侧面两根横梁12的中部设置有一托梁13,所述托梁13底部通过角形扣件2连接设置有一开口朝下的U型架3,在所述每个U型架3开口处设置有一可自由转动的滑轮4,所述滑轮4中部V型槽41内绕有一铅发丝线5,所述铅发丝线5一端连接于实验模型6处,所述铅发丝线5另一端连接有一砝码吊环7。
其中,所述每根主立柱11的底脚处通过螺杆旋接有一可调升降支座8;所述可调升降支座8的底部设置有防震橡胶垫9;所述任一主立柱11位于下横梁12与托梁13之间的凹形滑槽111内通过角形扣件2连接有一托架10,所述托架10上固定有一激光位移传感器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哲立,未经安哲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1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