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在关节镜手术期间使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35050.4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6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周滨;赵怡;张蓓蓓;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宁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6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关节 手术 期间 使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在关节镜手术期间使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骨关节进行手术时,多为关节镜与手术刀配合使用,由于关节内部缝隙较小,所以对手术刀操作者的操作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甚至是轻微的手部抖动都可能引起手术刀切除手术的失败,这将对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而且,在对患者关节内部进行手术时,往往需要先行对关节内部注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这就需要先插管注水,完成后拔管,操作麻烦,而且多次操作也会造成患者伤口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关节镜手术期间使用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在关节镜手术期间使用的装置,包括刀杆,所述刀杆下端与刀固定连接,且刀杆的上半段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刀杆上端外部套装滑动杆套,所述滑动杆套的内壁两端固定安装自动抱紧装置,所述自动抱紧装置与滑动槽配合安装,所述滑动杆套外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陀螺仪传感器、转子线圈和编码器,所述滑动杆套外部的两端均通过滑动轴承与手持端的壳体内壁连接,所述手持端的壳体内壁与转子线圈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定子磁组,所述手持端外部加装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手持端内部,所述转子线圈、编码器和陀螺仪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刀杆内部开设注水孔,且注水孔内部加开矩形槽,且刀杆内部的注水孔上端通过导管与外置水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刀的尾部与刀杆固定连接,且刀的中间位置开设主引流孔,刀侧面的两侧均开设辅助引流孔,且所述主引流孔和辅助引流孔均与刀杆内部的注水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手持端壳体内壁与刀杆之间加装电磁抱紧装置,所述电磁抱紧装置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在刀杆和刀的内部开设注水孔和引流孔,实现注水进刀一次完成,减少开刀次数,降低患者伤口创伤,而且该设备通过实用陀螺仪传感器,实现对手持端和刀杆相对转动的检测,然后通过转子线圈和定子磁组的配合作用,实现设备防抖动扭转的功能,而且设备内部加装编码器,实现转子转动角度的精确控制,而当刀杆与手持端需要相对转动时,则通过电磁抱紧装置工作,使手持端与刀杆具有临时的固定关系,而且该设备的操控按钮均设置在手持端部,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使操作者能够单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手持端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刀杆截面图。
图中:1刀杆、2手持端、3刀、4滑动槽、5控制按钮、6滑动杆套、7滑动轴承、8自动抱紧装置、9定子磁组、10转子线圈、11编码器、12控制器、13辅助引流管、14主引流管、15陀螺仪传感器、16电磁抱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宁,未经徐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50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