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缓存系统及缓存集群的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34982.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6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姜中明;刘丹;文立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黄健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缓存 系统 集群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服务器和缓存web管理器;其中,
所述缓存web管理器用于:分配缓存集群,为缓存集群中的缓存节点分配标识并存储,并在分配缓存集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启动命令;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缓存web管理器发送的所述启动命令,根据所述启动命令启动所述服务器上的缓存进程,从所述缓存web管理器获取所述服务器上的所有缓存节点的标识,检测所有缓存节点的存活状态,若检测到一缓存节点没有存活,立即重新启动所述服务器上的缓存进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中心和客户端,所述配置中心用于:
在所述缓存web管理器分配缓存集群或者更新缓存集群中的缓存节点后,将缓存集群的配置信息存储在所述配置中心的内存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配置生成或更改的时间戳、集群标识ID、所述集群ID对应的缓存集群的缓存节点列表和所述客户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的周期;
接收所述客户端周期性发送的请求所述配置信息的命令,读取所述内存,返回所述配置信息给所述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用于:向所述配置中心周期性发送请求所述配置信息的命令,接收所述配置中心返回的所述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web管理器还用于:
在更新缓存集群中的缓存节点之前,更改所述客户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的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具体用于:
首次向所述配置中心发送请求所述配置信息的命令时,若请求失败,则从所述客户端的本地配置文件中读取缓存节点列表,再发起与读取的缓存节点列表中的缓存节点的连接;
接着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配置中心发送请求所述配置信息的命令,接收到所述配置中心返回的所述配置信息后,若检测到所述配置信息中的配置生成或更改的时间戳发生变化,则更新所述客户端一致性哈希环中的缓存节点 列表,并将所述配置信息更新到所述客户端的本地配置文件中,发起与更新后的缓存节点列表中的缓存节点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web管理器还用于:
检测到一服务器宕机后,将发生宕机的服务器上的所有缓存节点迁移至其它空闲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web管理器还用于:
检测缓存集群中每个缓存节点的状态,在确定缓存节点状态异常时,发起报警。
7.一种缓存集群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存web管理器分配缓存集群,为缓存集群中的缓存节点分配标识并存储,并在分配缓存集群时向服务器发送启动命令;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缓存web管理器发送的所述启动命令后,根据所述启动命令启动所述服务器上的缓存进程;
所述服务器从所述缓存web管理器获取所述服务器上的所有缓存节点的标识,检测所有缓存节点的存活状态,若检测到一缓存节点没有存活,立即重新启动所述服务器上的缓存进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缓存web管理器更新缓存集群中的缓存节点;
配置中心在所述缓存web管理器分配缓存集群或者更新缓存集群中的缓存节点后,将缓存集群的配置信息存储在所述配置中心的内存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配置生成或更改的时间戳、集群标识ID、所述集群ID对应的缓存集群的缓存节点列表和客户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的周期;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配置中心周期性发送请求所述配置信息的命令;
所述配置中心接收到所述请求所述配置信息的命令后,读取所述内存,返回所述配置信息给所述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配置中心返回的所述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web管理器在更新缓存集群中的缓存节点之前,还包括:
所述缓存web管理器更改所述客户端请求所述配置信息的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49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布基背电极以及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智能家居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