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33814.6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聚丰家庭农场 |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水稻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富硒高产水稻培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明,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发生,全世界40多个国家处于缺硒地区,中国22个省份的几亿人口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人口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很高。
中国二十二个省市的部分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硒地区。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在0.02mg/kg以下,东南沿海是中国富硒地区,也只有0.10mg/kg,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中国人群食物中尚达不到每天每人40微克以上的标准补硒水平,尤其是缺硒地区人群,更难从食物中达到补硒的目的。
无机硒即亚硒酸钠,从2000年开始国际上已禁用。酵母硒、麦芽硒、纳米硒(啤酒酵母+亚硒酸钠)人体吸收和代谢率低。人体吸收率仅40%-60%,且剩余为无机硒残留。
备受青睐的为天然有机植物活性硒,如100微克植物活性硒(富硒玉米粉),从富硒技术改良的土壤中吸收硒元素的纯粮食品,经过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和体内生物转化作用,在体内以硒代氨基酸形态存在,人体吸收率达99%以上,既满足了人体硒元素需要,又解决了硒的吸收和代谢率偏低难题。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但我国多数地区生产的的大米硒含量均低于食物硒含量低限临界值0.06mg/kg。因此,通过合适途径,提高稻米中硒含量,对于改善我国居民的硒营养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富硒水稻栽培技术中,硒的施用量过大,水稻对硒的吸收率较低,未被水稻吸收的硒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若土壤中的硒含量过高会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产富硒水稻栽培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富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
将稻种摊铺后晾晒1-2天,剔除混在稻种中的草籽、杂质以及秕粒、病粒;然后用食盐水选种,将种子倒入盐水中进行漂洗,捞出上浮的秕粒、杂质,再用清水冲洗2-3遍。
(2)浸种
将选好的种子于石灰水中浸泡8-10小时,然后清水冲洗干净,再置于37℃恒温的循环水浴中浸种2~3d,所述水浴中设有臭氧发生器,待种子颖壳发白时将其捞出,沥去多余的水分;
(3)催芽
将浸种后的种子置于25-28℃的环境下,空气湿度保持在75%;每2-4h通气3-5min;臭氧处理8-10min;10小时后,环境温度以每小时1.0℃的梯度逐渐降低至10℃,然后再升温或降温至与外界环境温度相同时,将催芽环境与外界环境完全相通,炼苗1d后即可播种;
(4)播种及田间管理
将肥料颗粒与稻种充分混合后,按每公顷用种量32.0~35.0kg直播于水稻田中,所述水稻田在播种前将水排干,并在每天下午5点灌溉至水深0.5-1.5cm;第二天早上8点将水排干;直至水稻苗长至2叶1心;在水稻苗长至2叶1心后,于每天早上8点后灌溉至水深1.5cm;并于下午5点后排干水,至第4叶完全形成;在第4叶完全形成至分蘖期间保持田间水深3~4cm,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排水晾田1次,时间5-7天,然后灌溉保持田间水深至6-8cm;
(5)施肥管理
在播种前施基肥,所述基肥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成熟芝麻秸秆65-80份,桑叶或黑豆秸秆30-60份、硝酸钙1-3份、经发酵的人畜粪便300-500份,秸秆发酵剂0.5-1份,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混匀,得混料,然后加入30-50份水淋湿混料,在常温密闭条件下发酵一周,发酵一周后翻料,再加入15-20份的水,继续发酵两周,再一次翻料后,最后加入10-15份的营养液继续发酵3-5天,发酵结束后,加人生石灰,将发酵物的pH值调至6.0,蒸汽灭菌8-10h,然后将发酵物晾干,所述发酵营养液中以每升水计,含磷酸二氢钾150-180g、硫酸镁6-12g、四水硫酸锰8-12g、七水硫酸亚铁25-30g,亚硒酸钠4-8g;所述基肥的用量为每公顷9000-12000kg;
在水稻分蘖期前10天,每公顷追施100-150kg尿素;
在水稻出穗前15天,每公顷再次追施尿素25-35kg。
本发明特点还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聚丰家庭农场,未经界首市聚丰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3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棚甜樱桃的高效栽培新技术
- 下一篇:全自动树裙粉刷机器人及粉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