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氟化物废气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33576.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2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姚昊;赵晓刚;胡召堂;李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46005 安徽省安庆市天***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化物 废气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含氟化物废 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含氟废气治理方法有两种:干法、湿法。干法是指采用金属 氧化物(如Al2O3),石灰石,石灰等吸附氟化物的方法;该法存在投 资大、吸收剂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难达标等缺陷,使用范围较小。 湿法是指采用水、碱性溶液来吸收氟化物,最终使污染物转化为稳定 态的化合物的吸收方法;该法优点是净化体积小,可连续运行等优点; 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吸收设备中水或者碱液吸收氟化物后易随废气 通过烟囱排放至环境空气中。
在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要求下,常规碱液法吸收工艺中,废气 经吸收后挟带较多的水雾、酸雾以及湿法系统未吸收的粉尘,少量的 污染物仍随废气排放至环境,氟化物去除率无法达到要求,氟化物日 监测达标率无法达到96%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含氟化物废 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含氟化物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碱液泵入机构、碱 法吸收填料洗涤塔、电除雾器、吸附室、排气口,其中碱液泵入机构 与碱法吸收填料洗涤塔的循环水箱相连接,电除雾器设置在碱法吸收 填料洗涤塔的出气口处,电除雾器排出的气体进入吸附室,吸附室中 设有干燥剂以及吸附剂。
本发明所述碱液采用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含氟化物废气中的 氟化物,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氟化物溶液。
本发明所述电除雾器采用电晕放电,与外部高压直流发生器相连 接。
本发明所述吸附室中的干燥剂采用氧化钙粉末和活性炭颗粒,吸 附剂采用树脂吸附剂或活性炭颗粒。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含氟化物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
步骤1:用NaOH泵将NaOH储存罐中的NaOH溶液送至碱法吸收填料 洗涤塔的循环水箱中,打开自来水管,加入自来水至循环水箱内,使 溶液充满循环水箱;
步骤2:含氟废气自下而上通过碱法吸收填料洗涤塔,循环水箱中的 溶液用水泵通过喷淋管道和喷头,均匀喷洒在空心填充物上,含氟废 气中的氟化物被喷出的溶液吸收中和后生成稳定的氟化物溶液,氟化 物溶液自上而下进入循环水箱循环使用;
步骤3:含水和雾的烟气自碱法吸收填料洗涤塔上部进入电除雾器, 通过高压直流发生器将50-55千伏的直流高压电引入电除雾器内的 电晕极线上,使其产生电晕放电;带电的酸雾颗粒先移向沉淀极内壁 上,然后顺壁而下落入电除雾器的废液收集罐内;
步骤4:电除雾器处理后的废气进入吸附室,经过干燥剂以及吸附剂 的进一步处理后,气体中的酸雾粉尘等含量进一步下降,可以满足排 放标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体积紧凑、成本低、处 理效率高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碱液泵入机构1、碱法吸收填料洗涤塔2、电除雾器3、 吸附室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氟化物废气处理装置,其特 征在于设有碱液泵入机构1、碱法吸收填料洗涤塔2、电除雾器3、 吸附室4、排气口,其中碱液泵入机构1与碱法吸收填料洗涤塔2的 循环水箱相连接,电除雾器3设置在碱法吸收填料洗涤塔2的出气口 处,电除雾器3排出的气体进入吸附室,吸附室4中设有干燥剂以及 吸附剂。
本发明所述碱液采用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含氟化物废气中的 氟化物,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氟化物溶液。
本发明所述电除雾器3采用电晕放电,与外部高压直流发生器相 连接。
本发明所述吸附室4中的干燥剂采用氧化钙粉末和活性炭颗粒, 吸附剂采用树脂吸附剂或活性炭颗粒。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含氟化物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
步骤1:用NaOH泵将NaOH储存罐中的NaOH溶液送至碱法吸收填料 洗涤塔的循环水箱中,打开自来水管,加入自来水至循环水箱内,使 溶液充满循环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3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