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路由确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33267.1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4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坤;黄勇;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3 | 分类号: | H04L12/803;H04L12/7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黄健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 定义 网络 中的 路由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路由确定方法和装置,包括:根据多个待分配业务中每个待分配业务的初始路径,确定软件定义网络中多条边的权值,根据权值,对多个待分配业务中的每个待分配业务分别进行多轮迭代计算,以获得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短路径集合,从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短路径集合中确定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优路径集合。根据每条边的权值更新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短路径集合,从而可以根据更新后的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短路径集合获取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优路径集合,依照该最优路径集合对该待分配业务进行路由分配可以均衡软件自定义网络中各个边的负载,从而提升了软件自定义网络的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路由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简称:SDN)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网络架构,其特点是将路由器和交换机中的控制功能和数据转发功能分离开来,前者组成控制平面,后者组成转发平面,控制平面由软件和服务器来实现,转发平面由网络设备实现。
SDN的控制平面集中管理路由,其集中路由算法是整个SDN的大脑,决定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可靠程度,还避免了传统路由算法计算最短路使得数据流集中于同一路径进行转发,造成网络拥塞的不足。SDN的集中路由算法尤其适用于大规模饱和网络,均衡网络负载,优化网络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但是,SDN中大量业务对应不同的起点和终点,是一个典型的不可分流的多商品网络流(Multi-Commodity network Flow,简称:MCF)问题,即有多个业务的数据流在网络中从不同的起点流向不同的终点,SDN的集中路由算法对多个业务如何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确定出符合业务需求且负载均衡的路由是SDN中最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路由确定方法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软件定义网络中对多个业务确定出符合业务需求路由的负载均衡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路由确定方法,其中,软件定义网络用于承载多个业务,且包括多条路径,每条路径包括至少一条边,边表示软件定义网络对应的网络拓扑中直接通信的两个路由节点间的连接关系,上述方法包括:根据多个待分配业务中每个待分配业务的初始路径,确定软件定义网络中多条边的权值,其中,权值表示多个待分配业务使用各自的初始路径的情况下一条边的负荷程度;根据权值,对多个待分配业务中的每个待分配业务分别进行多轮迭代计算,以获得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短路径集合,最短路径集合中的每条最短路径表示最短路径对应的待分配业务在一轮迭代计算中得到的资源占用量最少且满足业务需求的路径,最短路径集合包括多个待分配业务中每个待分配业务的所有最短路径,最短路径集合还包括多个待分配业务中每个待分配业务的初始路径;从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短路径集合中确定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优路径集合,最优路径集合中的路径与多个待分配业务一一对应,最优路径集合中的路径满足对应的待分配业务的业务需求,以及最优路径集合中所有路径的资源占用总量最小,资源占用总量是根据最优路径集合中每条路径的资源占用量确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多个待分配业务中每个待分配业务的初始路径,确定软件定义网络中多条边的权值,进而,根据权值,对多个待分配业务中的每个待分配业务分别进行多轮迭代计算,以获得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短路径集合,最后从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短路径集合中确定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优路径集合。其中,由于随着软件自定义网络中业务的增多,软件自定义网络中各个边的负荷程度也在改变,也即各个边的权值也在改变,通过更新每条边的权值,且根据每条边的权值更新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短路径集合,从而可以根据更新后的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短路径集合获取多个待分配业务的最优路径集合,依照该最优路径集合对该待分配业务进行路由分配可以均衡软件自定义网络中各个边的负载,从而提升了软件自定义网络的资源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3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