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钝化高压双向触发二极管及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32825.2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5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物金佰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1/329;H01L23/31;H01L21/5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钝化 高压 双向 触发 二极管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极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钝化高压双向触发二极管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高压双向触发二极管(SIDAC)是一种二端半导体器件,其内部结构与双向晶闸管十分相似,区别在于没有触发门极,是电压自触发器件。SIDAC的工作状态如同一个开关,当电压低于断态峰值电压VDRM时,其漏电流IDRM极小(小于微安量级),为断开状态;当电压超过其击穿电压UBO时,产生瞬间雪崩效应,该雪崩电流一旦超过开关电流IS,即进入雪崩倍增,在雪崩倍增下器件的阻抗骤然减小,电压降为导通电压(V<1.5V),此时,SIDAC进入导通状态,允许通过大的通态电流(0.7-2A,RMS值),当电流降到最小维持电流IH值之下时,SIDAC恢复到断开状态。
目前,高压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制作流程为:化学机械抛光,硼扩散,氧化,一次光刻,磷扩散,二次光刻,一次玻璃烧涂,二次玻璃烧涂,三次玻璃烧涂,三次光刻、镀镍金,划片,酸洗及封装,其存在如下缺陷:1,多次玻璃烧涂才能得到抗击穿的微晶玻璃,制作工序复杂繁多,生产效率差,成本高;2,断态重复峰值电流较大;3,可靠性差,耐电流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玻璃钝化高压双向触发二极管及制备工艺,以解决目前高压双向触发二极管制作过程中的存在的限制条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玻璃钝化高压双向触发二极管,包括NPN三层结构的硅片,所述硅片的双面对称光刻腐蚀有硼扩散窗,在该硼扩散窗内有短路电极层,该短路电极层上部还光刻有硼扩散窗,该硼扩散窗内有表面接触电极层,形成双面P+PNPNPP+结构,该双面P+PNPNPP+结构上还光刻腐蚀有电泳钝化沟槽,在该电泳钝化沟槽内有微晶玻璃钝化层,该双面P+PNPNPP+结构双面对称设置有欧姆短路控制电极层。
进一步的,所述欧姆短路控制电极层为镍层和金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焊片以及与焊片连接的引线框架,所述器件封装在环氧树脂内。
一种玻璃钝化高压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方法:
步骤1,使用厚度为215-225微米的p型硅片通过混酸1号腐蚀液进行化学抛光,抛光后的硅片厚度为195-205微米;
步骤2,将上述片材做双面旋涂刷磷源,然后推入扩散炉进行磷预烘和扩散,形成NPN三层结构的硅片,其中,旋涂刷转速为600转/分钟,推入扩散炉前炉温度为300°,使用氮气保护,进行磷源预烘,主扩散温度为1200-1250°,主扩散时间为3-5小时,磷扩散层的厚度为38-40微米;
步骤3,将上述片材的双面做第一次氧化处理,得到的氧化层厚度为1.6-1.9微米;
步骤4,将上述片材做双面涂胶,第一次双面对准光刻,形成浅开槽图形,即短路电极层的硼扩散窗,通过混酸2号腐蚀液腐蚀后得到浅槽,浅槽的深度为3-5微米,将上述片材做双面涂一次硼源,旋涂刷工艺的转速为600转/分钟,将上述片材的双面做一次硼扩散,其中,推入前炉温度为300°进行预烘,使用氮气保护,主扩散温度为1220-1250°,主扩散时间为4-6小时,得到的短路电极层厚度为15-35微米,得到双面PNPNP结构;
步骤5,将上述片材的双面做第二次氧化处理,得到的氧化层厚度为1.6-1.9微米;
步骤6,将上述片材双面涂胶,第二次双面对准光刻,形成硼表面接触扩散窗;将上述片材双面涂二次硼源,涂刷工艺的转速为600转/分钟;硼扩散的温度为1100-1150°,扩散时间为4-6小时,得到的表面接触电极层的厚度为5-7微米,得到双面P+PNPNPP+结构;
步骤7,将上述片材的双面做第三次氧化处理,得到的氧化层厚度为1.2-1.6微米;
步骤8,将上述片材的双面涂胶,第三次双面对准光刻,形成深沟槽腐蚀区域,通过混酸3号腐蚀液腐蚀后形成电泳钝化沟槽,电泳钝化沟槽的深度为50-60微米;通过电泳涂布玻璃,烧成处理形成微晶玻璃钝化层;
步骤9,将上述片材的双面化学镀镍、双面化学镀金,形成欧姆短路控制电极层;
步骤10,将上述片材划片切分,形成单个芯片;
步骤11,将上述芯片封装,形成成品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混酸1号腐蚀液配方为:硝酸12份,氢氟酸(49%)2-4份,冰乙酸4份,水1份,所述混酸1号腐蚀液配比后搅拌30分钟,所述混酸1号腐蚀液的腐蚀时间为常温10-1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物金佰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物金佰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2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酒后驾驶检测装置和车载酒后驾驶检测方法
- 下一篇:摄影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