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驱动的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的反应器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32130.4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魏利平;李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J3/66 | 分类号: | C10J3/66;C10J3/54;C10J3/56;C10J3/84;C10J3/7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循环流化床 环空 提升管 旋风分离器 反应器 太阳能驱动 半焦气化 耦合 煤热解 联接 环形布风板 提升管管壁 入口位置 透光窗口 一段距离 保温层 布风板 给煤管 包覆 壁面 侧壁 外壁 平行 伸出 出口 | ||
1.一种太阳能驱动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管(1)、旋风分离器(2)、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提升管布风板(4)、给煤管(5)、透光窗口(9),其中所述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内竖直设置有提升管(1),并且提升管(1)的外壁通过挡板(17)与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的内壁相连接;提升管(1)的上端设置有旋风分离器(2),并且提升管(1)与旋风分离器(2)相连通,旋风分离器(2)的顶部设置有穿出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的导流管;提升管(1)的下端伸出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底部,提升管(1)的侧壁上安装有给煤管(5);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的顶部开设有能够透过太阳光的透光窗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驱动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外壁包覆有保温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驱动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底部布置有环形布风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驱动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7)底端高于环形布风板(12)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驱动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透光窗口(9)处通入避免透光窗口(9)被玷污的惰性吹扫气体(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驱动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1)竖直设置在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驱动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1)内设置有提升管布风板(4),且提升管布风板(4)设置在提升管(1)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驱动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的直径小于环空内循环流化床。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器的太阳能驱动的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太阳光聚焦后从透光窗口(9)照射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床层上的惰性蓄热颗粒(13),惰性蓄热颗粒(13)的循环运动,使得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的床层温度均匀分布,惰性蓄热颗粒(13)储存太阳能为气化反应提供能量来源;惰性气体(6)从提升管(1)底部进入后流化来自给煤管(5)的煤粉颗粒,发生热解反应,热解所需能量来自惰性蓄热颗粒(13)与提升管(1)侧壁的对流传热,煤粉颗粒热解产生热解气态产物(7)及半焦颗粒(8),其中,热解气态产物(7)通过旋风分离器(2)顶部导流管流出,半焦颗粒(8)从旋风分离器(2)底部流出进入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环形布风板(12)两侧分别通入高于1.5倍最小流化速度的水蒸气(14)和流速为最小流化速度的水蒸气(15),在不同速度的水蒸气作用下,环空内循环流化床(3)的床层上的惰性蓄热颗粒(13)开始进行在床层内部循环运动,并携带半焦颗粒(8)运动,惰性蓄热颗粒(13)和半焦颗粒(8)的相互碰撞、摩擦使得半焦颗粒(8)快速升温到气化温度,达到气化温度的半焦颗粒(8)与高于1.5倍最小流化速度的水蒸气(14)、流速为最小流化速度的水蒸气(15)进行气化反应,产生富氢合成气(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驱动的煤热解耦合半焦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蓄热颗粒为二氧化硅;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未经西北大学;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21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工合成燃料的工艺流程
- 下一篇:清洁煤气制备方法及制备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