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PID装置、防PID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防PID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32028.4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6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必杰;王文广;徐清清;孙维;李浩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id 装置 并网发电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防PID装置、防PID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防PID方法,该防PID装置应用于直流侧不接地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数据获取装置、可调电压源和等效电路,其中:所述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每一个处于并网运行状态的光伏逆变器的负母线对地电压;所述等效电路,用于构造出所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等效中性点;所述可调电压源的电能输出端接所述等效电路构造出的等效中性点;所述可调电压源,用于从所述数据获取装置实时传送来的数据中选出负母线对地电压最低值,当所述负母线对地电压最低值为负值时抬升自身对地输出电压,直至选出的负母线对地电压最低值达到非负值。基于此,本申请防止了光伏电池板产生PID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防PID装置、防PID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防PID方法。
背景技术
PID(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电势诱导衰减)效应,是指因为对地高压施加在光伏电池板上而使其性能降低的现象。传统的防PID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通过对光伏电池板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改进来达到防PID效果。但是,一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往往具有众多个光伏电池板,若对每一个光伏电池板均进行材料和工艺改进的话,则成本太高;
二、通过为一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各个光伏逆变器均配置一个防PID装置,来避免连接在各光伏逆变器直流侧的各光伏电池板产生PID效应,但是,一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往往具有多个光伏逆变器,若对每一个光伏逆变器均配置防PID装置的话,同样存在成本太高的问题。
因此,如何防止光伏电池板产生PID效应,已成为光伏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防PID装置、防PID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防PID方法,以防止光伏电池板产生PID效应。
一种防PID装置,应用于直流侧不接地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所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N个光伏电池板、N个直流侧不接地的光伏逆变器和1个隔离变压器,其中:所述N个光伏电池板彼此独立工作;每一个所述光伏电池板各自接入一个所述光伏逆变器的直流侧;所述N个光伏逆变器的交流侧并联接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接入电网;N≥1;
所述防PID装置包括数据获取装置、可调电压源和等效电路,其中:
所述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每一个处于并网运行状态的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负母线对地电压;
所述等效电路,用于构造出所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等效中性点;
所述数据获取装置的通讯信号输出端接所述可调电压源的通讯信号输入端,所述可调电压源的电能输出端接所述等效电路构造出的等效中性点;
所述可调电压源,用于从所述数据获取装置实时传送来的数据中选出负母线对地电压最低值,当所述负母线对地电压最低值为负值时抬升自身对地输出电压,直至选出的负母线对地电压最低值达到非负值。
可选地,所述可调电压源,还用于在自身对地输出电压已抬升至上限值但选出的负母线电压最低值仍为负值时,将自身对地输出电压保持在所述上限值,并发出告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可调电压源,还用于在所述每一个处于并网运行状态的光伏逆变器均进入待机状态后,控制整个防PID装置也随之进入待机状态。
其中,所述等效电路为电阻星形连接结构、电容星形连接结构或阻容星形连接结构。
一种防PID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如上述公开的直流侧不接地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以及如上述公开的任一种防PID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2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