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31902.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2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茨祥;李中波;冷如松;谭颖康;伍家奇;李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伸缩缝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伸缩缝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梁伸缩缝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角钢或槽钢与桥面端头的预埋钢筋焊接,然后浇筑混凝土;该类伸缩缝结构在车轮冲击作用下,钢筋焊接点易产生脱焊以及变形,导致跳车现象严重;此外在洪流的车轮碾压下,角钢或槽钢易产生疲劳断裂。另一种是采用螺栓固定滑动式或犬牙式伸缩板,以应对桥梁的热胀冷缩;该类伸缩缝结构在路面震动严重时,存在螺栓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此外因混凝土路面与伸缩缝结构之间存在较小的高度差,导致车轮对伸缩缝结构冲击严重,存在跳车隐患,更甚者会因车轮水平冲击力,使螺栓剪切而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以避免伸缩缝结构断裂以及车轮经过时发生跳车现象。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包括沿桥梁宽度方向且对称分布的伸缩缝固定区域,一端将沿桥梁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伸缩缝固定区域密封的第一钢板,以及将沿桥梁长度方向的另一部分伸缩缝固定区域密封的第二钢板;
所述伸缩缝固定区域内浇筑有将其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粘结为一体的高分子聚合物;
所述第一钢板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钢板远离伸缩缝固定区域的一侧且该端的所述第一钢板上设有将第一钢板沿桥梁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的伸缩区域;
所述第一钢板可沿桥梁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二钢板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钢板上与伸缩区域对应的位置设有浇注孔和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密封伸缩区域的端面以及伸缩缝固定区域内均设有若干剪力钉。
进一步的,所述剪力钉沿桥梁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阵列式分布,位于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的剪力钉与位于伸缩缝固定区域内的剪力钉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缝固定区域沿桥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设有分割钢板,将伸缩缝固定区域分为第一固定区域和第二固定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钢板、第一钢板与分割钢板对应的位置开有将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分为两部分的缝隙,所述缝隙内焊接有密封该缝隙的焊条。
进一步的,密封所述第一固定区域和第二固定区域的第二钢板上对应伸缩区域的位置均设有浇注孔和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浇注孔位于第二钢板沿桥梁宽度方向且远离缝隙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位于第二钢板沿桥梁宽度方向且靠近缝隙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缝固定区域是由多块钢板焊接形成的一端设有开口的槽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将其与位于其四周的钢板粘合为一个整体,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减小了车轮对伸缩缝结构的冲击力度;避免了采用螺栓连接,从而不存在螺栓松动、脱落以及剪断的现象,以防发生跳车现象,大大的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未浇筑高分子聚合物的伸缩缝结构的图1的B-B向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C向局部剖视图。
图中:
1、伸缩缝固定区域;11、第一固定区域;12、第二固定区域;2、第一钢板;3、第二钢板;31、浇筑孔;32、透气孔;4、高分子聚合物;5、伸缩区域;6、剪力钉;7、分割钢板;8、焊条;9、原伸缩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如图1至4所示,该伸缩缝结构包括沿桥梁宽度方向且对称分布的伸缩缝固定区域1,一端将沿桥梁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伸缩缝固定区域1密封的第一钢板2,以及将沿桥梁长度方向的另一部分伸缩缝固定区域1密封的第二钢板3;所述伸缩缝固定区域1内浇筑有将其与第一钢板2、第二钢板3粘结为一体的高分子聚合物4;所述第一钢板2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钢板3远离伸缩缝固定区域1的一侧且该端的所述第一钢板2上设有将第一钢板2沿桥梁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的伸缩区域5,所述伸缩缝固定区域1是由多块钢板焊接形成的一端设有开口的槽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1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