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格化粪池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31402.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齐文;王勇;虞志伟;边玉彬;陶贵金;岳登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文远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粪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格化粪池。
背景技术
传统化粪池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最初作为一种避免管道堵塞而设置的截粪设施,在截流和沉淀污水中大颗粒杂物、防止管道堵塞、保护环境上起着积极作用。其技术原理是污水和污泥接触的模式,沉积的污泥消化降解产生沼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消化气,由于消化气的上浮作用对污泥产生扰动,消化气对污泥的扰动作用能够让污泥与生物菌群的混合更充分,有助于消化降解。但底部污泥随消化气上升,气泡逸出后,污泥又重新向下沉淀,这些上升和沉淀的污泥又重新污染污水。在化粪池污水与污泥接触混合下,影响化粪池的沉淀及出水水质,需要延长污水停留时间来改善沉淀效果及出水水质,污水停留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由于传统的化粪池是用砖石、水泥和沙浆砌筑而成,自身存在缺陷,据不完全统计95%以上的污水处理池(化粪池)在使用1-2年后,开始渗漏,严重的污染地下水源;有的化粪池因地基下沉,易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倾斜。因传统的化粪池技术含量低、腐化功能差、制作工艺简单、易渗漏、易堵塞、易冻坏,清掏周期短,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不能满足环保和建筑等方面要求。
现有公告号为:CN103864276B的中国专利,其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占地面积小的大三格地埋式整体性化粪池。其通过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能够确保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容易出现泄漏等。
但是其由于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因此其整体结构较为沉重,安装的时候也较为不便,而且其结构固定,在不同输粪管道的连接部位较为固定,不能够适应一些不同管路分布上的连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广、加工成本低的三格化粪池。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三格化粪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可相互对接的上池体与下池体,所述上池体与下池体均由塑料一体注塑而成,所述池体内设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将上池体与下池体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供水流依次通过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所述上池体的两侧上设有供污水进入的主进污口,所述主进污口将所述第一空腔与外界连通,所述主进污口内设有便于管路放置的挡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额外的在侧面上开设主进污口,使得污水、粪水直接从两侧进入,能够更加适合一些管路的铺设,便于整个化粪池在安装的时候,管路不易从两边的端面进入。而且配合上挡边的结构,能够保证管道在安装插入之后结构较为稳定,对主进污口的形变压力较小。
优选的,所述上池体上还设有出气孔、排污口,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外界,所述排污口连通第三空腔与外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出气孔能够释放内部出现沼气压力,由于第一空腔是污水、粪水厌氧产生的沼气最多的空腔,因此将第一出气孔设置在第一空腔上方,能够较快的将压力释放出来,保证内部的压力不会出现的过大,气体的排出较为顺畅。而在第三空腔内的基本都呈清水状,里面的有机物基本都被分解干净,经过三个空腔的分层之后再通过排污口自行流出即可。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的容积比例为2: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该比例的容腔格局下,第一空腔能够较多承载的有机物,但是也能够把多余的清水释放到第二空腔内,经过第二空腔较小空间的短时间沉淀,最终将较为有机物含量最少的沉积在空间小大的第三空腔内,将里面的清水能够直接通过排污口流动到外界去。
优选的,所述上池体上设有三个用于掏粪或观察的通孔,三个所述通孔分别与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上的通孔直径、第二空腔上的通孔直径、所述第三空腔上的通孔直径之间的比例为1:1:1或者3: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结构便于人们对里面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内的挤压物进行操作,平时状态下,通孔可以处于密封状态,等到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其打开。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方位置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连通孔,所述隔板上分布有多条加强棱,所述池体内壁设有供隔板插合的插槽,所述隔板上设有与池体内壁卡接的卡接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槽结构隔板能够保持固定,而且隔板与上下池体之间的连接处能够较为密封,使得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之间的空间相互隔绝。卡接块起到定位隔板角度的作用,让个隔板的连通孔能够始终处于稳定,不会旋转,不易出现偏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文远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文远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1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