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慢回弹减振垫块的聚氨酯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31043.7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清峰;甘经虎;王翠;李海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40 | 分类号: | C08G18/40;C08G18/48;C08G18/63;C08G18/65;C08G18/66;C08J9/1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回弹 垫块 聚氨酯 组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慢回弹减振垫块的聚氨酯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振动工具和产生强烈振动的大功率机械不断增多,各种机械设备在运转及工作过程中带来的振动危害也日益严重。振动和噪声带来的宽频带随机激振会引起结构的多共振峰响应,直接影响电子器件、仪器和仪表的正常工作。
减振垫块的应用主要是利用高分子材料特有的粘弹性,在振动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降低振幅的目的。由于聚氨酯本身具有大量的氢键、一定程度的微相分离结构对达到这一目的有明显的优势,聚氨酯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专利CN201410292011.1中介绍了一种吸震慢回弹橡胶,橡胶通过加入PVC进行混合密炼生成有机发泡材料,该有机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慢回弹及吸震性能。此方法是对橡胶的一种改进,但制作过程较为复杂,能耗较高。
专利CN201380012491.5中介绍了一种减振片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组份含有橡胶100质量份和炭黑30质量份以上的减振层。所制作的减振片密度和硬度调整范围较窄,外观颜色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慢回弹减振垫块的聚氨酯组合料,由其制作的垫块慢回弹效果好,吸振能力和手感得到提高;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简单易行、节能环保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于慢回弹减振垫块的聚氨酯组合料,由甲组分和乙组分组成,甲、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00:50~60,其中:
(1)甲组分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成:
(2)乙组分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成:
聚醚多元醇B10~20%
异氰酸酯80~90%;
所述聚醚多元醇A为普通聚醚多元醇和慢回弹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普通聚醚多元醇为官能度为2-3、数均分子量为400-2000和4000-8000的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优选EP-3600、ED-28、DL-400(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慢回弹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3-4,数均分子量为500-2000,优选官能度为3、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的SR-308(可利亚多元醇有限公司)。
所述聚合物多元醇为苯乙烯-丙烯腈改性的聚醚多元醇,优选CHP-H45(江苏长华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交联剂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甘油或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甘油或二乙醇胺。
所述扩链剂为丁二醇、乙二醇或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乙二醇。
所述泡沫稳定剂为有机硅表面活化剂,优选为DC193(市售产品)或上海德美世创有限公司的AK-7703(市售产品)
所述催化剂为三亚乙基二胺(A-33)、延迟平衡催化剂(C-225)、双(二甲氨基乙基)醚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发泡剂为水或二氯一氟乙烷,优选为二氯一氟乙烷(HCFC-141B)。
所述聚醚多元醇B为高活性聚醚多元醇,其伯羟基的含量≥75%,官能度为2-3,数均分子量为5000-6000。
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
所述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混合质量比为50-60:40-50。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优选为MDI-100(市售,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99%以上,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MDI-50(市售,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或44C(市售,德国拜耳公司)中的一种或多种;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优选为PM200(市售,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或M20S(市售,上海巴斯夫有限公司)。
所述的应用于慢回弹减振垫块的聚氨酯组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甲组分:将聚醚多元醇A、聚合物多元醇、交联剂、扩链剂、泡沫稳定剂、催化剂和发泡剂投入反应釜中搅拌20~30min,出料并密封保存;
(2)制备乙组分:将聚醚多元醇B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并升温至100-120℃,然后调节真空度,脱水1h,降温至30-40℃,最后加入异氰酸酯,升温到60-70℃,保温30-40min后降温至40-50℃,出料并密封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1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