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频带宽波束的介质谐振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30521.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艳;杨虎;陈国强;康厚强;林沂;王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9/10 | 分类号: | H01Q19/10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王文惠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带宽 波束 介质 谐振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宽频带宽波束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宽频带宽波 束介质谐振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宽波束天线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有源阵列天线、智能传输系统、侦察系统和安防系统中, 宽波束天线有着广泛应用。
传统宽波束天线常采用金属单极子加反射板,或者采用金属微带天线加背 腔实现,其缺点是频带较窄。现代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尤其是某些侦查设备中, 往往需要满足一定频带宽度的宽波束天线来满足特定侦察需求。因而可以采用 介电常数较低的介质谐振天线代替传统金属天线来实现这一特性。
介质谐振天线是由介质谐振器演变而来的,而介质谐振器作为储能器件, 常被用作滤波器或振荡器。1939年,斯坦福大学的R.D.Richmyer证明了介质 谐振器除了可以存储能量外,还可向外辐射能量。而这个想法由于当时的介质 材料和工艺的限制,未被广大学者接受。1967年,Tisi和Sager首次研究将DR 用作小天线设计。1975年V.Bladel采用理论推导得出了介质谐振器外部辐射 场及内部谐振场性质。之后,其研究团队又得出关于柱形圆环介质谐振器的Q 值、基模的谐振频率、场形分布等研究结果。1983年,LongS.A.教授的研究 团队首次系统地提出了DRA(DielectricResonatorAntenna,介质谐振天线)概念, 并分别对圆柱形、矩形和半球形DRA做了详细的研究及报导。从此之后介质谐 振天线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由于介质谐振天线采用非金属材料的介质加工而成,而介质的介电常数种 类较多,因而设计灵活。此外,采用较低的介电常数可以扩展介质谐振天线带 宽。加之介质谐振天线的几何外形多样,可以设计组合成各种形状,是一种实 用的小型化天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宽频带、宽波束的介质谐振天线,该介质谐 振天线具有频带宽,且较宽波束范围内增益平坦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质谐振天线,除天线馈线4外,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个金属的反射板1,一个介质圆柱体2,一个金属的立体地板3。其中 反射板1采用二面角结构,二面角的棱与介质圆柱体2的中轴线所在平面将二 面角平分。立体地板3为L型结构,包括垂直面31和平行面32,其中垂直面 31与介质圆柱体2的中轴线平行;平行面32与介质圆柱体2的中轴线垂直,并 且介质圆柱体2放置在平行面32上,平行面32与反射板1无缝相接,垂直面 31和介质圆柱体2位于平行面32的两侧。天线馈线4采用同轴线馈电方式,同 轴线的内导体插入介质圆柱体2,同轴线外导体与立体地板3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天线利用二面角结构的金属反射板和L形立体地板使介质圆柱体的辐射 能量集中于一个较宽的区域,实现了宽波束辐射,且有效波束范围内辐射增益 平坦稳定,结构简单,容易加工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0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