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触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9440.0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G06K9/00;G06F3/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魏勇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触发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功能触发方法、装 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编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使得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终端在硬件性能及软件体验上均得到了 较大的提升。终端上丰富的应用程序的使用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目前,在用户需要使用终端中应用程序的某一项功能时,需要打开应用 程序,在打开的应用程序中选择所需的功能,并且,在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或 者黑屏状态下时,还需要首先给终端解锁和点亮屏幕,该过程操作繁琐,给 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随着终端功能的不断增加,一些应用程序的一些功能涉及到用户 的隐私,当他人使用用户终端或用户终端丢失时,用户隐私会受到侵犯,因 此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尤为重要。目前,多数保密设置方式为对终端或应用程 序设置数字密码或图形密码保护,该种保护方式具有易复制性,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功能触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 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功能触发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在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或者黑屏状态下,接收输入的指纹;
将所述输入的指纹分别与预存的第一指纹和第二指纹相匹配,其中,所 述终端内预存所述第一指纹、以及所述第一指纹和应用程序的第一功能的对 应关系,以及,预存第二指纹以及所述第二指纹和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二功能 的对应关系;
若所述输入的指纹与所述第一指纹相匹配,则触发所述第一功能;
若所述输入的指纹与所述第二指纹相匹配,则触发所述第二功能。
优选地,所述接收输入的指纹具体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屏幕上接收所述输入的指纹,其中,所述屏幕中集成指纹 识别模块,或者,通过独立于所述屏幕的指纹识别模块接收所述输入的指纹。
优选地,所述触发所述第一功能具体包括:
在所述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解除所述锁屏状态,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触发所述第一功能;
在所述终端处于黑屏状态下时,点亮屏幕,启动所述应用程序,触发所 述第一功能。
优选地,所述触发所述第二功能具体包括:
在所述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解除所述锁屏状态,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触发所述第二功能;
在所述终端处于黑屏状态下时,点亮屏幕,启动所述应用程序,触发所 述第二功能。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功能触发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或者黑屏状态下,接收输入的 指纹;
判断单元,用于将所述输入的指纹分别与预存的第一指纹和第二指纹相 匹配,其中,所述终端内预存所述第一指纹、以及所述第一指纹和应用程序 的第一功能的对应关系,以及,预存第二指纹、以及所述第二指纹和所述应 用程序的第二功能的对应关系;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若所述输入的指纹与所述第一指纹相匹配,则触发 所述第一功能;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若所述输入的指纹与所述第二指纹相匹配,则触发 所述第二功能。
优选地,所述功能触发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的屏幕上接收所述输入的指纹,其中, 所述屏幕中集成指纹识别模块,或者,通过独立于所述屏幕的指纹识别模块 接收所述输入的指纹。
优选地,所述功能触发装置,还包括:
第三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解除所述锁屏状态, 启动所述应用程序,触发所述第一功能;
第四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处于黑屏状态下时,点亮屏幕,启动所 述应用程序,触发所述第一功能。
优选地,所述功能触发装置,还包括:
第五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解除所述锁屏状态, 启动所述应用程序,触发所述第二功能;
第六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处于黑屏状态下时,点亮屏幕,启动所 述应用程序,触发所述第二功能。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任一种功能触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9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碳浓度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台固件升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