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智能服饰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25777.4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白德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德旭 |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D15/00;B32B9/00;B32B9/04;B32B7/12;B32B27/36;B32B27/12;H05B3/14;H05B3/36;A41D3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199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智能 服饰 | ||
1.一种石墨烯智能服饰,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服饰包括温度监测部、 以聚酯、聚丙烯或聚酰胺聚合物纤维织布为基底制备的石墨烯发热片(108) 和数据收集处理部;
石墨烯发热片(108)包括柔性衬底(205)上设置的在经机械剥离的 小片石墨烯薄膜(307)的基础上经固体碳源溅射方式生成的石墨烯膜(203) 以及以石墨烯膜(203)为基底经溅射方式生成的纳米级镀层电路(202);
所述智能服饰数据收集处理部基于处于所述衬底(501)上的固定结构 (514)内的温度探测器(101)的监测数据来控制所述智能服饰的石墨烯 发热片(108)发热,其中,用于定位所述温度监测部温度探测器(101) 的固定结构(514)与所述衬底(501)的用于改善导电及附着力的微观结 构(502)是在同一道工序中形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智能服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固体碳 源溅射方式生成的石墨烯膜(203)为从预先经机械剥离的生成的所述小片 石墨烯薄膜中选取一小片石墨烯薄膜(307),将所述的小片石墨烯薄膜 (307)转移到临时柔性衬底上作为诱导石墨烯薄膜(203)生长的起点, 在所述的衬底上以小片石墨烯薄膜(307)为起点采用固体碳源经溅射方式 生成石墨烯膜(20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智能服饰,其特征在于,经机械剥 离生成的所述小片石墨烯薄膜(307)的生产流程为:
高温处理部(302)与原位还原部(303)相连,在处理温度为200℃ ~1200℃条件下加入氮气或惰性气体对石墨原料(301)进行高温处理;
所述原位还原部(303)通过第一进料管道(402)与机械剥离部(400) 相连,接收经所述高温处理部(302)处理后的石墨原料(301),在200℃ ~1200℃温度条件下,加入氮气或氢气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还原介质,对石墨 烯原料(301)进行还原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原料送入机械剥离部(400);
所述加药部(304)通过第二进料管道(403)与所述机械剥离部(400) 相连,所述加药部(304)用于存放表面活性添加剂,并在所述机械剥离部 (400)对石墨原料(301)进行剥离过程中,持续向机械剥离部(400) 的圆柱形腔室(401)加药;
所述机械剥离部(400)的圆柱形腔室(401)通过第一进料通道(402) 与原位还原部(303)相连,所述机械剥离部(400)的圆柱形腔室(401) 通过第二进料通道(403)与加药部(304)相连,转动轴(404)在圆柱 形腔室(401)内与转动横杆(405)垂直连接,磨球(406)置于所述圆 柱形腔室(401)内,所述磨球(406)为直径50μm~100μm且硬度大 于石墨的珠子;所述机械剥离部(400)的圆柱形腔室(401)通过排料通 道(407)与离心分离部(305)相连;
在所述原位还原部(303)向所述圆柱形腔室(401)加入石墨原料(101) 和所述加药部(304)向所述圆柱形腔室(401)加入表面活性添加剂后, 所述转动轴(404)带动与轴垂直相连的转动横杆(405)在固定的圆柱形 腔室(401)内搅动,转动横杆(405)在搅动中带动腔体内的磨球(406) 和石墨原料(301)相互碰撞和摩擦,石墨原料(301)在所述磨球摩擦力 的剪切作用下,石墨中各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瓦解,获得石墨烯和石墨的悬 浊液;
所述机械剥离部(400)的圆柱形腔室(401)通过排料通道(407) 将石墨烯和石墨的悬浊液送入离心分离部(365),经所述离心分离部(305) 离心处理,得到石墨烯悬浊液,并送入干燥部(306)进行干燥处理,得到 小片石墨烯薄膜(3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智能服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镀 层电路(202)为将附有电路模具的粘接于柔性衬底(205)上的石墨烯膜 (203)作为基材放入磁控溅射设备进行纳米级镀层溅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智能服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镀 层电路(202)为:在粘接于柔性衬底(205)上的石墨烯膜(203)上溅 射生成铜膜,再通过压印方式,生成纳米级镀层电路(2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德旭,未经白德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57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生态草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柔顺光洁纺纱加热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