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结核相关细胞因子的混合多肽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1025482.7 申请日: 2015-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5541975A 公开(公告)日: 2016-05-04
发明(设计)人: 黄曦;胡鹏男;李妍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迪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00 分类号: C07K14/00;C12N5/078;G01N33/68;G01N33/569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胡辉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诱导 外周血 单个 细胞 产生 结核 相关 细胞因子 混合 多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蛋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结核相 关细胞因子的混合多肽。

背景技术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 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统计数据表明在2013年有 150万人死于结核病,900万新发病例,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成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主要疾 病之一。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结核 病的传染主要是发生在病人未被发现并进行治疗之前,1名结核病患者一年中通过密切接 触可传染多达10-15人。结核病的传播方式为经呼吸道传播,在肺结核病人的肺中有大量的 结核杆菌,如果他对着健康人群咳嗽或打喷嚏的话就很有可能将病菌传播给健康人。而在 未发现病患前,病人未采取任何预防手段,在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的过程中, 接触者就容易被结核菌感染。现阶段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主为药物治疗,但是这样的治 疗不能够完全阻止结核病的传播。接种卡介苗(BCG)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预防结核病 的免疫方法,中国的计划免疫接种程序中规定新生儿须接种卡介苗,但是其保护效率也并 未达到100%,因此,预防结核病的首要措施是尽早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新发病人。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的胞内感染菌,人体对其免疫机制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 的细胞免疫。结核分枝杆菌侵入呼吸道后,原肺泡中未活化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抗菌活性弱,不能防止所吞噬的结核分枝杆菌生长,但可将结核分枝杆菌吞噬 并带到他处,提呈抗原,使周围T淋巴细胞致敏,致敏的T淋巴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INF-γ、IL-2、IL-4与TNF-α等),这些细胞因子共同作用,杀死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根 据这一免疫机制,通过对已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及健康人血液中的细胞因子进行分析 对比,发现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其血液中INF-γ、IL-2、TNF-α的浓度明显升高。

对于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支杆菌的患者,当已经免疫过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再次接触 结核杆菌时,仍然会分泌相应的细胞因子。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及免疫机制,研 究人员使用体外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结核相关细胞因子的方式。将已经感染 了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的外周血采出,提取其中的PBMC,并采用结核相关抗原对其进行刺 激,PMBC中的T淋巴细胞即可对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细胞因子。由于直接使用结 核分枝杆菌进行实验具有相当的危险性,不利于进行大量研究,因此研究人员采用提取的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蛋白进行研究实验。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是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中获得的活性物质,可 以刺激T细胞产生IFN-γ、IL-2等细胞因子,但对于已经经过卡介苗(BCG)免疫个体的样本, PPD同样能够刺激其提取出来的T细胞产生结核相关细胞因子,因此PPD的特异性较低,还需 寻找特异性更好的刺激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结核相关细胞因子 的混合多肽。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多肽,包括下列多肽序列:

1)MAEMKTDAATLAQEAGNFERISGDL(SEQIDNO:1);

2)GNFERISGDLKTQIDQVESTAGSLQ(SEQIDNO:2);

3)QVESTAGSLQGQWRGAAGTAAQAAV(SEQIDNO:3);

4)AAGTAAQAAVVRFQEAANKQKQELD(SEQIDNO:4);

5)ANKQKQELDEISTNIRQAGVQYSR(SEQIDNO:5);

6)IRQAGVQYSRADEEQQQALSSQMGF(SEQIDNO:6);

7)MTEQQWNFAGIEAAASAIQGNVTSI(SEQIDNO:7);

8)SAIQGNVTSIHSLLDEGKQSLTKLA(SEQIDNO:8);

9)EGKQSLTKLAAAWGGSGSEAYQGVQ(SEQIDNO:9);

10)SGSEAYQGVQQKWDATATELNNALQ(SEQIDNO:10);

11)TATELNNALQNLARTISEAGQAMAS(SEQIDNO: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5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