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扁穗牛鞭草及牛鞭草在生态治理中的植被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5284.0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8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鞭 生态 治理 中的 植被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扁穗牛鞭草及牛 鞭草在生态治理中的植被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扁穗牛鞭草及牛鞭草在 生态治理中的植被构建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野外采集扁穗牛鞭草和/或牛鞭草植株,经组 织培养获得大量小株后,分株栽植,生长到合适大小后作为种苗;再利用所述 种苗构建植被:选择植被构建时期、植被构建方式及植被种植方法,植被选择 时选择扁穗牛鞭草及牛鞭草一种或两种,并可与其它植物混交种植的方式;最 后对所述构建的植被进行管护。
具体地,所述植被构建时期为:水库消落区的植被构建,在水位下降、消 落区出露后进行;江河湖泊消落区的植被构建,在夏季涨水期结束后进行。
进一步,在种植扁穗牛鞭草与牛鞭草前,清除消落区的枯枝、石头等杂物, 对于坡度大具有陡坎的消落区要采取石条、石垄或混凝土等方法护坡,对于水 浪冲刷明显的消落区要修建围堰或挡墙等进行防浪刷处理。
具体地,所述植被构建方式为:采用扁穗牛鞭草与牛鞭草构建完整连续的 植被,以及块状、团状或点状的不连续植被。
所述植被种植方法具体为:
扁穗牛鞭草与牛鞭草的种植可采用播穴或条播的方法:
所述播穴的方法,在拟种植扁穗牛鞭草与牛鞭草的消落区挖出直径15厘 米、深20厘米的播穴,穴距30~40厘米,将培育好的扁穗牛鞭草或牛鞭草种苗 移栽于播穴内,用壤土压实种苗根系,浇水定根后壤土壅土,壅土高出地表3~5 厘米;
所述条播的方法,在消落区以平行于水面的方式横坡开挖宽10~15厘米、 深20厘米的播沟,播沟间距20~30厘米,将培育好的扁穗牛鞭草或牛鞭草种 苗移栽于播沟内,种苗株距10厘米,用壤土压实种苗根系,浇水定根后壤土壅 土;
在种植后6~10天左右,扁穗牛鞭草和牛鞭草植株即开始生长,约30~40天 后可形成稳定群落。
具体地,所述植被进行管护具体为:在早期管护中,需要去除杂草,防止 草食动物啃食破坏,遇干旱需浇水抗旱;
泥沙淤积掩埋时处理方法为:以开条沟的形式去除覆盖的淤积泥沙,使植 被在去除泥沙的条沟中暴露出来,条沟间距20~30厘米;通过补种促进泥沙淤 积过厚消落区植被的恢复。
所述利用所述种苗构建植被可采用利用撒播扁穗牛鞭草及牛鞭草种子的方 式构建扁穗牛鞭草及牛鞭草一种或两种,并可与其它植物混交种植的植被的方 式替换。
消落区中在下雨后土壤湿润时或用水浇湿土壤后通过撒播扁穗牛鞭草及牛 鞭草的单种或两个种的种子的方式进行植被构建,种子撒播总密度为30-40克/ 平方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扁穗牛鞭草及牛鞭草在生态治理中的植被构建方法,与现有 技术相比,本发明使消落区特别是大深度、长时间水淹消落区全年均有存活的 植被,植被覆盖率达到100%,极大地改善消落区的景观质量。可极大幅度地降 低甚至完全控制消落区的土壤流失,同时可成为优良的库岸水陆屏障带,截留、 吸收、分解消落区以上陆域产生的土壤流失和面源污染物。应用扁穗牛鞭草和/ 或牛鞭草大规模构建消落区植被除了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外,还具有很好的经 济效益。扁穗牛鞭草和牛鞭草在我国有广泛分布,适应我国广大地域的气候条 件,因此,本发明广泛适用于我国水库特别是三峡水库以及江河湖泊消落区的 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野外采集扁穗牛鞭草和/或牛鞭草植株,经组 织培养获得大量小株后,分株栽植,生长到合适大小后作为种苗;再利用所述 种苗构建植被:选择植被构建时期、植被构建方式及植被种植方法,植被选择 时选择扁穗牛鞭草及牛鞭草一种或两种,并可与其它植物混交种植的方式;最 后对所述构建的植被进行管护。
具体地,所述植被构建时期为:水库消落区的植被构建,在水位下降、消 落区出露后进行;江河湖泊消落区的植被构建,在夏季涨水期结束后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5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