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压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3350.0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8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应永华;宋北方;叶拾儿;余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9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压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件成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管压制装置,特 别是一种适用于将钢管压制成型的钢管压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场上,机械设备尤其是冶金设备的制作、维修过程 中,有大量结构需要甩金属圆管弯制成带有圆弧的结构,如矿用 液压支架中就有大量的弯钢管结构,在这些结构中对弯曲部位都 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现有技术中,有人采用热弯的方式成型加工上述钢管,如果 使用热弯,加热过程中管壁容易出现脱皮、氧化等现象,使管壁 变薄,对管子机械性能造成一定的破坏。这就使热弯的应用具有 了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热弯的缺点,对此也有人采用了如图 1至图3所示的压制装置来压制成型钢管结构,其包括内滚轮10 和两个外滚轮20,外滚轮20上设有环形凹槽21,压弯钢管100 时,钢管100与外滚轮20的接触为点接触且该接触点为A点(A 点位于环形凹槽21最内侧的中部位置,且A点位于外滚轮20中 心和内滚轮10中心连线上),导致外滚轮A点处单纯点受力进而 形成应力集中,最终外滚轮20内侧容易压伤,导致整体压制装置 工作不可靠,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工作可靠、外滚轮不易压伤的钢管 压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工作可靠、外滚轮不易压伤的钢管压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管压制装 置,包括:
机架,作为安装基体;
内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且可在机架上竖直位移,所 述内滚轮外侧中部开设有可与钢管上端外侧面紧贴的环形第一压 制槽;
外滚轮,设置为两个且两外滚轮分列在内滚轮下方两侧,所 述外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外滚轮外侧开设有可与钢 管下端外侧面紧贴的至少一个第二压制槽,且第二压制槽与钢管 下端外侧面的接触为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滚轮通过铰接轴可转动地 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压制槽设置为单个且开设在外滚轮外侧 局部位置,所述外滚轮压制成型钢管后在自重作用下回位至初始 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为圆筒形管材,所述 第二压制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该半圆形的半径略大于或等于 钢管的半径。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内滚轮向下位移到底后其外 周侧面所在环形面与外滚轮外周侧面所在环形面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在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钢管 压缩率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通过预设压缩率计算公式P1=L1/(2πR*α/360)计算钢管的最大压缩率,所述预设压缩率计算 公式由最大收缩量L1、中心层弯曲半径R以及弯曲角度α构成, 其中L1=(R-R1)*α,所述R1为钢管的内侧弯曲半径。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检测机构还可通过预设延伸 率计算公式P2=L2/(2πR*α/360)计算钢管的最大延伸率,所述 预设延伸率计算公式由最大延伸量L2、中心层弯曲半径R以及弯 曲角度α构成,其中L2=π*(R2-R)/2,所述R2为钢管的外侧弯 曲半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 果:整体压制装置结构布局紧凑,采用围弯方式弯曲钢管,外滚 轮始终与钢管保持面接触的连接关系,压弯钢管时,上面用带第 一压制槽的内滚轮施加弯矩,下面用带第二压制槽的外滚轮支撑, 并且各滚轮均可以转动,保证了钢管在一定范围内均匀受力,弯 曲过程中施加弯矩时避免了单纯点受力而形成应力集中,工作可 靠,外滚轮不易压伤,避免造成变形部位局部过量变形而形成裂 纹、褶皱、凹陷等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 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压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外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3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阀冲压成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车桥双点校直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