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涡流信号特征的热交换管缺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3309.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冯美名;谢航;廖述圣;韩捷;黄晓锋;祁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地址: | 4302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涡流 信号 特征 热交换 缺陷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涡流信号特征的热交换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依据各类涡流信号,进行信号特征分析,形成特征库;
所述信号特征包括电压、相位、长度、信号8字形特征、信号变化趋势、信号变化快慢;
步骤二:将上述信号特征组合形成缺陷识别规则:
提取每一类缺陷——包括通孔、内伤、划痕、磨损、点蚀的所有信号特征,将所有信号特征的数字范围作为一个判别规则;同一类缺陷根据不同分布区域——包括分流板、各支撑结构、防震条、弯管和自由区域,涡流信号特征不同,生成不同的判别规则,将每个信号特征定义为规则单元,规则单元的组合即为规则;分流板、各支撑结构、防震条、弯管处的缺陷,从涡流混频通道提取信号特征,自由区域——管子的空白区域缺陷则从涡流非混频通道提取信号特征;
步骤三:读入一根传热管涡流检测数据,进行涡流信号归一化与信号标定,确定标定曲线;
步骤四:对结构进行定位,包括管端、分流板、各支撑结构、防震条、弯管段,提取各个结构的信号特征,与特征库中信号特征进行匹配,确定结构位置及长度;
步骤五:按照上步结构定位结果,将整根传热管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区域和自由区域,不同区域采用步骤二生成的规则进行分析,针对结构区域与自由区域的交界区,采用过渡区域处理,过渡区域的长度设置为5-30mm;
步骤六:依据步骤五的分区,对每个区域进行扫描,提取一定长度窗口的信号,依据每一类缺陷识别规则包括的规则单元,对信号进行测量,并匹配其特征范围,当某类缺陷识别规则中包括的所有规则单元都匹配成功,则发现某类缺陷;
步骤七:历史数据比对分析:在确定已发现缺陷和历史记录缺陷一致性时,首先读入当前传热管分析报告;第二步,设置一定的冗余量,为信号特征的5%-20%,比较内容包括:缺陷位置、测量电压、相位;第三步,进行报告对比,比较内容包括缺陷位置、测量电压、相位,确定当前缺陷类型,包括新增缺陷、未发现缺陷、以及同一缺陷,将比较结果记录到报告中;
步骤八:全自动分析流程:重复步骤三到步骤七,直到完成整个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检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信号特征的热交换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8字形特征,依据探头线圈运动方向将信号分为四个区域:分段一:Bobbin线圈1接近缺陷,分段二:Bobbin线圈1离开缺陷,分段三:Bobbin线圈2接近缺陷,分段四:Bobbin线圈2离开缺陷;其中分段一对应前下降沿,分段二、三对应上升沿,分段四对应后下降沿;表征指标包括:8字形前后角度:8字形前后下降沿上的数据点相对两个端点连线的角度;8字形前后幅值:8字形前后下降沿上的数据点到邻近端点的距离;8字形前后位置:8字形前后下降沿上的数据点相对于端点连线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33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