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风式空调室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2122.1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5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长;何云杉;宗伟;衣永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代克环能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 | 分类号: | F24F1/14;F24F1/38;F24F1/3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41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风 空调 室外 | ||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风式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风机和换热器,机壳的前面板下部设置抽风口,其后面板的上部、或者侧面板的上部、或者上面板上设置被动进风口;风机和换热器位于机壳内腔中,风机与抽风口相对应;风机与抽风口位于换热器的一侧,被动进风口位于换热器的另一侧;机壳内具有风道,机壳上的被动进风口为风道的进口,风道的出口与换热器的外侧面相对应。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空调室外机的设计理念,尤其适用于湿冷环境下的空调制热,能够起到防风效果;在风机停止工作后,外界的风不会进入到机壳内部或者吹到换热器的表面,有利于室外机换热器的除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风式空调室外机,属于空调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冷暖两用空调在制热过程中,若外界环境比较湿冷(如北方的冬季),则经常会出现空调室外机结霜的现象,若不能及时化霜,则会直接影响室外机中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最终降低空调的制热效率。传统冷暖两用空调的生产厂家在设计空调时,也考虑到了室外机换热器迎风面结霜的问题,并提出了化霜的技术方案,在空调中设计了除霜功能,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除霜效果并不好。本公司根据目前情况对市场中的在售空调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如下问题:传统的空调室外机采用卧式结构(即机壳的长度大于其高度),室外机的进风口位于机壳的后面板和侧面板上、抽风口位于机壳的前面板上,换热器的外侧面(即迎风面)直接与进风口相对,在湿冷环境下空调进行制热过程中,换热器很容易结霜,因此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换热器的迎风面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结霜。当启动空调的除霜功能时,虽然风机已停止工作,但风仍然会吹向换向器表面,带走大量热量,同时由于进风口与换热器相对,因此风也会从进风口吹向换热器,从而严重影响除霜效果。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式来解决传统空调结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湿冷环境下的空调制热且防风除霜效果好的防风式空调室外机。
本发明所述的防风式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风机和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机壳的前面板的下部设置抽风口,其后面板的上部、或者侧面板的上部、或者上面板上设置被动进风口;风机和换热器位于机壳内腔中,风机的位置与抽风口相对应;风机与抽风口位于换热器的一侧,被动进风口位于换热器的另一侧;机壳内具有风道,机壳上的被动进风口为风道的进口,风道的出口与换热器的外侧面相对应。
在本发明中,室外机的进风口为被动进风口(可以在被动进风口处安装百叶窗),因此只有在风机工作的前提下,风才能从被动进风口吸入,并沿风道的方向流向换热器,相当于换热器被隐蔽在机壳内,即通过机壳对换热器进行有效防护,从而能够起到防风效果;在风机停止工作后,外界的风不会进入到机壳内部或者吹到换热器的表面,有利于室外机换热器的除霜;而且被动进风口在上、抽风口在下,从抽风口排出的冷气向空调室外机下方流动,外界热量相对较高的空气从被动进风口吸入换热器,不断进行换热,有利于空调制热。
本发明中,换热器包括若干纵向平行排列的翅片和贯穿在翅片中的换热管。优选的,在换热器的迎风面上,翅片的外边缘与位于最外侧的换热管的距离为0~5mm。传统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中的翅片外边缘与位于最外侧的换热管的距离为6~9mm,在湿冷环境下,由于外界空气温度低,因此,翅片的外边缘距离换热管越远,霜越难融化,即越不容易除霜。因此本发明中采用减小翅片外边缘与最外侧换热管之间距离的方法来提高化霜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代克环能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淄博代克环能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2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摆动式家电装置
- 下一篇: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