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瓜的大棚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21715.6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3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拾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防城港市那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1/00;A01K67/033;C05F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6 | 代理人: | 邹蓝;沈艳尼 |
| 地址: | 53802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瓜 大棚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丝瓜的大棚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社会发展的 影响至关重要。农业的发展肩负着国家稳定、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但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不高都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由于延续了多 年的以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国家发展策略造成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绝大多数农业 生产者分散而力量薄弱,且进入门槛较低,并不具备产业链的议价能力。此外,原材料、农 资产品价格普涨,化肥、棚膜、柴油的价格在过去的几年里都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上涨,推高 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尽管农产品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但是由于农业关乎数以亿计民众的吃饭 问题,因此政府对终端农产品的价格增长采取了一定的调控措施,将对农业整体的利润水平 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目前,一些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正在兴起如多元化农业、旅游农业等,但这类多元化生 产的农业对于广大农业生产者来讲,其投入仍然偏高,推广实施仍存在较大的缺陷,农民增 收的任务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增收,土地资源充分利 用,相辅相成的丝瓜大棚种植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丝瓜的大棚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搭设丝瓜种植大棚,大棚高度为2.5~3m,并在大棚内设置丝瓜攀援架,大棚用薄膜 覆盖;
S2:在大棚地面均匀铺上一层植物秸秆、杂草或废弃菜叶作为底料,留出丝瓜的种植窝 不铺设,铺设厚度为10cm,并往铺好的底料上均匀泼洒沼液,泼洒量以沼液从地面留出为宜;
S3:密封覆盖大棚膜,待大棚内底料发酵20~30天,并每隔7天泼洒一次沼液;
S4:在丝瓜的种植行间挖一条小沟,并在沟内均匀洒上蚯蚓种,饲养密度为2000条每平 米;
S5:在预留的种植窝处开挖种植丝瓜苗;
S6:在丝瓜的整个生长期内,只需根据天气情况打开大棚膜透气、适时浇水,无需施用 任何肥料;
S7:2~3个月后蚯蚓成熟,将蚯蚓筛出售卖,将腐烂后的底料作为有机肥装袋出售;
S8:重复步骤S2至S4,并将每次收获的蚯蚓和有机肥售卖,直至丝瓜收获完成下市。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植物秸秆、杂草、废弃菜叶均经过粉碎处理。
优选地,所述大棚内配设有滴灌系统,步骤S6所述的浇水为自动化滴灌。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当大棚内温度低于15℃时,发酵天数为30天,当大棚内温度 高温22°时,发酵天数为20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一块土体上同时种植丝瓜和养殖蚯蚓,充分利用了土地 资源;同时,利用废弃物料养殖蚯蚓,节能环保,减少了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蚯蚓 的地下养殖,可分解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使土壤具有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助于绿色植 物的生长,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同时,蚯蚓活动和物料发酵产 生的二氧化碳可促进丝瓜的生长,产生的热量还可提升大棚温度,缩短丝瓜成熟时间,使丝 瓜提前上市,达到双向增产增收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选择在广西防城港市企沙农业园。
一种丝瓜的大棚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在3月搭设丝瓜种植大棚,大棚高度为2.5m,并在大棚内设置丝瓜攀援架,大棚 用薄膜覆盖;
S2:在大棚地面均匀铺上一层植物秸秆、杂草或废弃菜叶作为底料,留出丝瓜的种植窝 不铺设,铺设厚度为10cm,并往铺好的底料上均匀泼洒沼液,泼洒量以沼液从地面留出为宜; 所述植物秸秆、杂草、废弃菜叶均经过粉碎处理。
S3:密封覆盖大棚膜,待大棚内底料发酵30天,并每隔7天泼洒一次沼液;
S4:在丝瓜的种植行间挖一条小沟,并在沟内均匀洒上蚯蚓种,饲养密度为2000条每平 米;
S5:在预留的种植窝处开挖种植丝瓜苗;
S6:在丝瓜的整个生长期内,只需根据天气情况打开大棚膜透气、适时浇水,无需施用 任何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城港市那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防城港市那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1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交水稻父本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集水灌溉式大棚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