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配电网高峰负荷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21564.4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沈培锋;余昆;徐书洋;嵇文路;周冬旭;王春宁;罗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2;H02J7/3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布式 发电 配电网 高峰 负荷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配电网高峰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遗传算法计算出分布式光伏电源容量;
2)根据初始网架结构进行染色体编码,根据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的大小进行实数编码 长度的确定,设置初始参数;
3)进行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4)进行适应度函数的计算;
5)适应度最高的直接进入下一代;
6)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满足则结束输出结果,否则经过遗传操作返回步骤 2)进入下一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配电网高峰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1)中遗传算法计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历史日负荷曲线计算峰谷差率的分布区间及概率,通过供电公司数据统计得出 发电、输电成本与容量的关系;
2)将方差与峰值负荷持续时间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目标函数表达式;
3)根据不同峰谷差率区间选定不同区间内的最大负荷点所在日负荷曲线作为初始负 荷水平;
4)对分布式电源安装容量采用实数编码,产生初始种群;
5)计算适应度,并进行比较,保留较大的适应度值;
6)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满足则跳转步骤7);否则开始选择、交叉、变异操作,然后 跳转到步骤5);
7)得出最优群体,在群体内进行比较,输出方差较最的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配电网高峰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2)采用二进制编码与实数编码相结合的染色体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配电网高峰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4)中适应度函数值F(X)为:
式中Cmax为一个相对较大的适当的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配电网高峰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6)中遗传操作包括选择、交叉和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河海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15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