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冲击电流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0964.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2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光;廖烨;刘文斌;明晓航;王延春;郎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G01R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地面 自动 过分 冲击 电流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铁牵引供电系统运行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铁 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冲击电流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采用单相工频交流制,为使电力系统的三相负荷 尽可能平衡,采用轮换相序、分相分区供电的方案。在分相分区处,相邻供电 区间用空气或绝缘子分割,形成绝缘电分相,简称电分相或分相。
列车自动过分相方式包括车载式自动过分相和地面自动过分相。我国 250km/h及以下铁路采用车载式自动过分相,车载式自动过分相是通过列车与地 面信号的配合,在列车上通过列车控制系统模拟司机手动过分相,在过分相的 过程中,列车失电的时间较长,速度损失相对大。而地面自动过分相方式,在 机车通过分相区时,列车主断路器不动作,仅由地面开关动作完成过分相,列 车失电的时间短,速度损失相对小,是高速、重载铁路运输的选择。
对高铁列车或重载机车的地面过分相,由于列车速度快或功率大,在列车 过分相、地面开关切换的过程中,会造成牵引网与列车电气系统的电流发生突 然变化,为研究和预防过分相冲击电流对接触网、牵引网设备以及公共电网侧 保护的影响,地面过分相的冲击电流监测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铁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冲击电流 的监测方法,包括:
步骤1、当监测点测量到的电流大于设定值时,延时0.1s后启动信号采集元 件采集20个周期的列车过分相电流信号;
步骤2、利用信号调理模块将列车过分相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处理 后的信号;
步骤3、利用A/D转换模块将处理后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其储存 在工控机的数据存储模块;
步骤4、将数据储存模块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输至远程监测主机,远 程监测主机保存并分析显示接收到的信号。
所述监测点设在断路器与中性段的连接线上。
所述设定值为高速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的最小电流。
所述信号采集元件采用罗氏线圈脉冲电流传感器,该罗氏线圈采用四个单 独的直筒线圈为主传感器和PCB线圈为辅助传感器。
所述信号调理模块将电流信号分三路处理,一路直接输出至数字转换模块, 另一路经过带通滤波器得到工频信号,还有一路经过带阻滤波器得到谐波信号。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定期清除数据,防止数据溢出而出错。
所述远程监测主机将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去除无电流信号的周期,并生 成曲线图显示在主机的监测屏,最后把数据保存至存储库中,为将来研究提供 数据支持。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能够全面监测到不同类型列车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由地面开 关自动过分相时冲击电流的情况;
2、本发明方法采用的罗氏线圈脉冲电流传感器不同于一般的霍尔电流传感 器,它能够及时准确的测量幅值大而快速变化的电流信号,而且传感器与被测 回路之间没有电气联系;
3、本发明方法利用自动采集技术和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了将传感器得 到的监测数据自动传输到远程数据库,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处理这些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冲击电流监测点的位置;
图2是本发明监测方法具体实施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QF1为常闭断路器,QF2为常开断路器;CG1~CG4均为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线法的远景摄像机标定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 包括: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先简单介绍地面自动过分相的过程。如图1所示, 当区段无机车通过时,断路器QF1闭合,QF2断开;当机车驶向中性段,位置 传感器CG1感应到机车位置,此时中性段由A相供电;当机车到达位置传感 器CG2但未达到位置传感器CG3时,断路器QF1断开,此时QF2仍处于断开 状态;当机车到达位置传感器CG3时,断路器QF2闭合,此时中性段由B相供 电;当位置传感器CG4感应到机车时,断路器QF1闭合,QF2断开,恢复至 无机车通过时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0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改进不完全S变换的基波和谐波参数估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原边线圈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