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播流传输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0633.X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潘金亚;房福志;杨敬宇;姚键;潘柏宇;王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38 | 分类号: | H04N21/23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播 流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播流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当前状态;基于所获取的客户端当前状态,统计处于卡顿状态的客户端数占客户端总数的比率;在所述比率超过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获取直播流当前码率;以及在当前码率高于预定的码率阈值情况下,通知客户端调整传输策略以提高传输能力,并提高客户端从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器获取的直播流数据相对于以点对点数据传输P2P模式获取的直播流数据的比例。本发明各实施例根据直播流码率和客户端状态调整客户端传输策略,在节省服务器和带宽资源的同时保证了直播流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视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播流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各大视频网站都在大力发展直播,业务范围非常广泛,用户需求也更加多样化。直播系统中用户观看体验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流畅率”则是衡量用户观看体验的重要指标。流畅率表征播放的流畅度,其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可有不同的定义。例如,流畅率一般可以指所关注的播放总时长T减去期间发生卡顿(即播放停滞)的总时长Td所得的差与总时长T的比值。
不同于点播业务,由于具备极高的实时性和短时效,直播业务通常“会且只会”出现短时间请求骤增的情况,造成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器超负载而无法及时响应,使得客户端播放出现“卡顿”现象,导致流畅率下降。
目前解决该问题有几种方案。一种是为CDN扩容,加大带宽以保证质量。然而这种方案将闲置大量的服务器和带宽资源。例如直播系统中最高在线人数峰值可为平时最高在线人数的数百倍。然而出现峰值的概率较低,使用该方案却需为直播系统持续提供满足峰值的服务器和带宽。对于带宽成本占比较高的视频网站而言,这种方案所带来的冗余量过大的服务器和带宽同样难以承担。
另一种方案是使用点对点数据传输(即P2P)算法来减轻CDN负载,节省带宽。P2P算法,就是在观看该直播节目的客户端中,选择具有一定上传能力的客户端L1(数据提供方,或称为上传方),为其他客户端L2(数据接收方,或称为下载方)传送数据,从而使大量客户端L2减少向CDN请求数据,降低CDN负载及带宽压力。换言之,传统CDN模式中,所有客户端都直接从CDN节点获取直播数据,而这种方案采用“CDN+P2P”模式,根据传输算法的不同,客户端L2有一定比例的数据来自客户端L1,如图1所示。
这种“CDN+P2P”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先对直播流码率进行判断,在码率较低的情况下(例如标清直播流,码率约400~600bps),采用P2P模式(即客户端L2有一定比例的数据来自客户端L1),对于码率较高的情况下(例如高清或超清直播流,码率约1000bps以上),采用全CDN模式,如图2所示。
上述方案在码率相对较低的标清直播下利用P2P算法可节省约80%的服务器和带宽成本(即有总量约80%的直播流在终端之间互相传输),并有效提高了流畅率。然而,由于P2P算法针对高码率直播流不仅节省带宽成本较少,反而导致流畅率急剧下降,因此在高码率直播场景中只能放弃使用P2P模式,而采用CDN模式。因此,在高清直播频次增加或在线人数急剧增长时,这种方案仍然会选择几乎全部从CDN下载数据,原有直播系统出现较为严重的带宽负荷过高、CDN无法响应等问题,同样影响用户正常观看。
此外,当某一场直播同时存在多种清晰度的流,或同一直播流因需要必须实时调整码率时,支持单一低码率的P2P算法就更加无法使用,因此这种方案已逐步无法适用于码率多样化的直播业务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播流传输方法和装置,其根据直播流码率和客户端状态调整客户端传输策略,在节省服务器和带宽资源的同时保证了直播流畅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06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向手写轨迹输入装置
- 下一篇:外壳及烟囱不会烫的节能锅炉